新華網黑龍江頻道報道 兒童是新年的主角,他們對新年有願望、有夢想,他們在父母的呵護下健康成長。新年,他們有漂亮的禮物--玩具、衣服、書籍,而他們並不知道,還有這樣一群和他們同齡的人卻過著並不幸福的生活。新年他們並不奢望有漂亮的禮物,只希望能吃上一頓肉或是能繼續上學。在新年之際,記者把目光投向了農民工子女,了解他們的夢想和願望,傾聽他們的心聲。
龍龍的星語心願:『爸爸,我還要繼續上學,行嗎?』
龍龍是一個10歲的小男孩,他扯著爸爸的衣角說:『爸爸,我還要繼續上學,行嗎?這是我新年最大的願望』。
龍龍說,他的老家在安徽省六安縣一個農村,6歲的時候和爸爸媽媽到大慶打工,爸媽沒有正式工作,所以到處打零工。媽媽賣過菜、擺過地攤、給人家做過衣服;爸爸扛過麻袋,做過水泥工,撿過易拉罐。爸媽為了讓他長大有出息,在到大慶的當年,利用在家攢的一些錢,和同齡的小朋友一起上了學。4年過去了,媽媽為了龍龍上學,拼命賺錢,身體累垮了。現在能掙錢的就是爸爸,家裡的錢全都給媽媽治病了。爸爸說,過完年就回老家給媽媽治病,城裡的醫藥費讓我們承受不起,以後不能上學了,要和爸爸回老家乾活掙錢。
據龍龍的老師講,龍龍和城市裡的孩子比,非常懂事,懂得關心人,勤奮努力,學習在班級一直名列上游。如果龍龍不能再上學了,會很可惜的。
學校放寒假了,現在的龍龍每天陪在媽媽的身邊,給躺在病床上的媽媽講故事,爸爸則出去打工,要很晚纔回家。所以一天三頓飯和家裡的活落在了龍龍身上。
『這麼辛苦,累嗎』?記者問。
龍龍笑笑說,不累,因為我每天都給媽媽講故事,逗她開心。晚上等爸爸回來。
龍龍說:『我最喜歡天上的星星,每天等爸爸媽媽都睡著的時候,就會跑到外面看一串串的星星。過年我並奢望有漂亮的禮物,只希望過完年後,還能繼續上學。』
新年如果有一雙紅舞鞋該多好
冬天的哈爾濱是寒冷的,記者找了好久纔找到小冬雲的家--位於哈爾濱市道外區的一個平房裡。當推開小冬雲家門的時候,只見一雙明亮的大眼睛盯著記者。很快地小冬雲便和記者熟悉起來,看得出她並不害怕生人,而且擺了很多造型,讓記者來拍照。
小冬雲是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今年11歲了。她說,住在這片平房裡的人大多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外來務工者,其中的大多數又是以收廢品為生。
小冬雲說,十二年前,爸爸媽媽從山東沂蒙來到哈爾濱,他們租下一個大棚種西紅柿;十二年過去了,除了多了一個十一歲的女兒,多了一個二十一歲的勞力--姐姐初中畢業便開始賣菜了。這個家庭似乎沒有太大的變化。十來平米的房子,一張大炕佔了三分之二。
小冬雲活潑好動,很喜歡跳舞,見記者好奇,立即在炕上來了一個下腰,一個倒立。借著這個機會,記者問小冬雲新年有什麼願望。
小冬雲說:『如果有一雙紅舞鞋該多好啊!』看得出小冬雲的那雙大眼睛充滿了渴望。
當問起長大以後的理想是不是要去當舞蹈老師,小冬雲的眼睛黯淡下來,『我怕自己長大了跳不好』。
據了解,小冬雲所在的學校4年級有兩個班,一個普通班,53人;一個『校中校』班,20人。小冬雲說普通班的孩子都要自己帶水喝,但『校中校』班的教室裡有飲水機,『他們帶個小茶缸便可以倒水喝了』,說這話時小冬雲眼裡是無盡的羡慕。
一家人幸福,是我最大的願望
假期生活,是許多孩子最快樂的時光。然而12歲的小艷鳳的假期生活,卻是平淡而枯燥的,寫完寒假作業,便是做家務。
小艷鳳說,1997年,自己家的粉條生意賠了,外面的欠款收不回來,債主卻連連上門。阜陽(安徽省)是呆不下去了,無奈之下,父母背著一萬多元的債務,帶著哥哥小龍和自己遠走哈爾濱。禍不單行。媽媽患上了乳腺增生,父親的身子也累垮了。現在,家裡就靠父親在外面拾些破爛為生。全家擠在一間不足十平米的平房裡。
小艷鳳說,她平時最喜歡看的是漫畫。由於家裡沒有報紙,只能從爸爸在外面收到的廢品中找一些報紙,然後很小心地把它們挑出來,一個版一個版地找漫畫看,因此,她也知道了哈爾濱有一份叫《新晚報》的報紙。
唯一讓小艷鳳高興的事就是去哈爾濱青少年宮。因為,不久前哈爾濱市青少年宮合唱團來學校招人,由於在學校做過主持人,老師推薦了艷鳳。小艷鳳很珍惜這個機會。因為,她知道,要想比別的同學強,就要付出更多的辛苦。現在小艷鳳每個周末都要排練二個小時的合唱,那是艷鳳最快樂的時間。
記者問小艷鳳,過年了有什麼願望。
小艷鳳說,希望媽媽爸爸的病快點好起來,一家人幸福。
天漸漸的晚了,送記者出來的時候,艷鳳穿著媽媽的羽絨服,在雪地上揮著手,像個小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