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從俄羅斯嫁到哈爾濱 娜斯佳的異國婚戀
2005-02-14 10:31:04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按照約定的時間,俄羅斯姑娘娜斯佳准時出現在她在哈爾濱的家門前。娜斯佳的家鄉在俄羅斯符拉迪斯托克市,10年前成了哈爾濱的兒媳婦。

  『我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父母在前蘇聯時期都是建造潛水艇的高級技術人員,現在母親已退休,父親改行在當地的鐵路局做技術工作。』她—邊做著蔬菜沙拉,一邊用流利的漢語介紹著俄羅斯的家庭狀況和家鄉的自然狀況。『我在俄羅斯的家離日本海很近,在穆拉維耶夫——阿穆爾半島南端的金角灣沿岸,房子都是依山建築的,城市很像中國的大連市。還有兩條河從城市流過,進人大海。我們管這兩條河叫一道河、二道河。每年一刮臺風,街上就會積沒膝深的水。很小的時候,我的打扮就像個男孩子,上小學的時候像爬樹、劃船之類男孩子能玩的我都會玩。夏天,我就和父親出去釣魚;冬天,只要有時間就去滑雪。用中國話說,就是很淘氣。』停了一下她又補充道,『不過我和男孩子不一樣的地方是從小就很喜歡音樂和舞蹈,並在15歲時開始接受正規的訓練。』 

  她不停地往來於廚房與客廳之間,看得出她很忙,往來於各個房間的步伐快得出奇。她說:『我不喜浪費時間,從小走路就快。弟弟妹妹上幼兒園的時候就是我接他們回家,節省一點時間可以路上和同學們偷著玩一會。』說完,她習慣地聳聳肩。快中午時,在黑龍江大學留學的弟弟來電話說不回家吃飯了,她纔停下廚房的活,聊起了定居中國的十年。 


 
  其實,娜斯佳的第一職業是名幼師,1990年,因工作的關系到中國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交流學習——那是她第一實地感受異域的不同文化風情。然而,新奇感還沒有過去,便交流期滿,她很不情願地踏上回國的列車。回國後,她辭去了教師的工作,一邊在家鄉的舞蹈團做兼職演員,一邊在一家中俄合資公司裡做秘書。工作的選擇完全出於自己的喜好和對中國的良好印象。

  1993年末,娜斯佳第二次來到中國。與第一次不同的是,這次她是作為一名舞蹈演員隨團來中國進行商業演出的。她沒有想到,演出的路上會充滿了艱辛與無奈;而讓她更沒有想到的是,正是這次充滿艱辛的坎坷之旅,催生出了自己的愛情、婚姻、家庭和事業。

  十多年前,中國的商業演出市場還不很規范。談及此,娜斯佳感慨萬千:『我丈夫那個時候做文化交流,工作上和我們的那次商業演出有業務上的關系。我們從相識到相愛就是從那次巡演開始的。那年我們舞蹈團在南方的一個城市演出,也不知道什麼原因我們的護照全都被扣下了。本來我就只會說幾句漢語,再加上當地的方言就更聽不懂了,只是感覺他們在說什麼錢,當時真是害怕得要命。幸虧我丈夫出現了,他把錢摔在一個南方人臉上吼著:「把她們的護照給我!」那些南方人見他擺出了玩命的架勢,趕緊收起錢還了護照。那次他留給我的印象太深了!』

  娜斯佳的丈夫叫孫紅偉,黑龍江省哈爾濱人,非常典型的東北男人性格。『南方救美』後,小伙子的行囊裡已無銀兩,為了將舞蹈團的演員們安全送回俄羅斯,他賣掉了自己的轎車作經費,費用不夠時,就一站一站邊演出邊往北方走,一路的經歷雖苦,卻使兩個人產生了甜美的感情。回到了哈爾濱,也就意味著舞蹈團即將踏上歸國的路程了。分手在即,孫紅偉有些焦慮和傷感,一路上的經歷銘心刻骨,他不想讓這來之不易的感情從自己的身邊溜掉。最後時刻,孫紅偉對娜斯佳說:『你一定要走嗎?你走了,我沒錢去看你,我們可能永遠都不會再見面了。我想讓你留下來,做我的妻子。』同樣,在娜斯佳的內心深處,也不願意讓這份真情擦肩而過。經過考慮,她毅然決定留下來,與這個東北小伙子共同生活,白頭偕老。

  10年前,辦理跨國婚姻的手續是很繁瑣的,直到1995年他們纔完成婚姻登記。在辦理登記的一年時間裡,他們生活得很艱苦。因為觀念上的差異,孫紅偉的父母不能接受自己的兒子娶一個『不會說話』(漢語)的俄羅斯姑娘。孫紅偉則態度堅決:『想讓她走,不可能!』面對這樣的僵持,孫紅偉的姐姐既怕弟弟的離家不歸氣壞了父母,又心疼弟弟一個人帶著娜斯佳外面吃苦。於是,姐姐租了一處房子,讓他們安頓了下來。回憶起那段日子,娜斯佳說,那個時候,我們的問題太多了,沒有錢,沒有工作,我的丈夫整天在外面想辦法,而我卻什麼也幫不上,心裡乾著急。我每天呆在家裡最怕的就是上門收費的人,一有敲門的我就讓他們明天來。有一天,來個老太太沒完沒了地敲門,我一開始還以為又是收費的呢,打開門後,她說:『我是孫紅偉的媽媽。』那是我第一次見到婆婆。我趕緊說:『媽,您坐。』然後就到廚房去衝茶,等端著茶出來時,媽媽已經走了,她留下一個信封,我打開一看裡面全是錢。

  完成中國的婚姻登記後,娜斯佳與丈夫一起回俄羅斯履行手續。聽說女兒嫁給了一位中國小伙子,她的父母幾乎和孫紅偉父母一樣持反對意見,面對相同的一幕,娜斯佳和丈夫一樣,選擇了搬出家裡。她說:『符拉迪斯托克的冬天很冷,我們沒有更多的錢租好房子,丈夫在我的家鄉挨冷受凍,我心裡真的很不是滋味。好在我們的心在一起,可以彼此溫暖。本來准備辦完手續就和丈夫回中國的,可是,在俄羅斯辦手續更麻煩,今天說這個不行,明天那個不行,如果再不想辦法掙錢,我們的生活也會出現問題。沒辦法,我丈夫去了一家飯店當廚師,乾了一個月,老板一家卻出了車禍,我們沒有拿到一分錢。後來我乾脆在一個中國批發商那裡押上了結婚證和結婚戒指,賒了一些貨,和我丈夫一起站起攤位。那些日子真的苦,為了能在冬天裡吃上一頓熱乎的中國包子,我們都要精打細算纔能如願。一些同學還有過去的同事見到我,都感覺不理解。他們不明白,我也不想解釋什麼。你說,我的丈夫為了我放棄了一切,我能不愛這個人嗎?』
 
  

              孫紅偉和他的俄羅斯親戚們在一起。

  也許是這樁異國戀情與婚姻感動了上蒼,他們在有了一定的積蓄後,分別在雙方的故鄉創辦並合資成立了自己的演出公司,從事商業文化交流與合作,生意從小到大,做得十分順利,幾年的時間裡二人便成就了自己的事業。目前,他們已有了自己的公寓、汽車,正投資實業,在雲南創辦了一家砂糖廠。
  在能否適應中國生活方式問題上,娜斯佳頗有心得:『嫁給黑龍江十年了,什麼都適應了。我丈夫在雲南管理著糖廠,我經常過去看他;前些年演出訂單多的時候,我也常去南方各個城市談判,簽訂合同。不過,每次工作一完成,我就馬上回哈爾濱,一是對南方的氣候不適應;二是在交際上他們沒有北方人的那種直爽和坦誠。在飲食方面,我喜歡北方菜,我做的紅燒雞塊很拿手,每年回娘家,我都要做給媽媽爸爸吃,但是和婆婆比起來要遜色得多。』 

  2000年3月,娜斯佳的女兒孫•奧列西亞在哈爾濱降生;8月,娜斯佳走進黑龍江大學開始了留學生活,現即將畢業。


 
  娜斯佳,一位中俄混血女兒的母親,一位勤奮忙碌的女老板,一位有著一雙藍眸一頭金發的黑龍江兒媳。

責任編輯:張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