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5日電 2004年9月,哈爾濱美麗迷人。而對於在去年這個美麗的季節到哈爾濱參加『哈爾濱猶太歷史文化國際研討會』的近100名來自以色列、美國、俄羅斯等國的猶太人研究學者和原居中國猶太人來說,在欣賞哈爾濱美麗風景之外,更重要的是一次難忘的尋根之旅。
回家的感覺
雖然時隔50多年,『像是回家了』的感覺卻是他們每個人發自內心的深深感受。保存至今依然風韻猶存的猶太新會堂、猶太總會堂等哈爾濱猶太文化遺址遺跡和埋葬著他們祖先的猶太人公墓讓他們感慨萬千:幾十年前的歷史,先人的履跡依稀可見。
原居哈爾濱猶太人興致勃勃地參觀太陽島風景區
歷史上,哈爾濱猶太人最多時達2萬餘人。幾十年來他們在這塊沃土上自由地從事宗教、政治、經濟、文化活動,以自己的團結堅毅、聰明纔智和勤奮耐勞,為哈爾濱的發展留下了寶貴的財富,給哈爾濱的歷史寫下了閃光的一頁。
出生於哈爾濱的拉亞•法因女士年過72歲,雖然身體狀況很差,但這次還是克服困難帶著女兒和外孫女回到了自己的第二故鄉。站在父母的墓位前,她告訴孩子,當年,我們生活在哈爾濱,哈爾濱人民對我們十分友好,我到現在還記得我們家一遇到困難,中國鄰居們總是無私地熱情相助。
90歲的中國政協常委伊斯雷爾•愛潑斯坦在中國生活了整整80年,他說在他早期的哈爾濱記憶中,有木制的俄式房子,有閃光金屬滑杠的馬拉雪橇,還有傅家店哈爾濱人過年時穿的花衣服和熱鬧的秧歌隊。
20世紀50年代初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曾在哈爾濱鐵路局工作的加利婭.卡茨.沃洛布裡斯卡婭中文名叫高佳麗,雖然離開哈爾濱已經40年了,但她仍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當年,出生在俄羅斯、年僅兩歲的高佳麗跟著當醫生的父母,隨中東鐵路的修建來到了哈爾濱,在哈爾濱生活了25年。50年代初她從哈工大畢業後,分配到鐵路局經濟計劃組工作,負責運貨量和車皮的統計,她和她的中國同事相處得十分愉快,有的還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這段時間,在工作中她還得到了上級的獎勵。高佳麗說,因為父親在鐵路局醫院工作,有時到齊齊哈爾、富拉爾基的鐵路醫院出診,所以小時候她和姐姐經常隨母親去看爸爸,到那裡過夏天。有時也隨全家到亞布力、帽兒山去玩。在她的記憶裡,這些地方到處都開滿了漂亮的野花。
時隔40年,再次回到哈爾濱的高佳麗充滿深情地說:『在哈爾濱生活的25年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如今我又回到了美麗的哈爾濱——我的故鄉。我雖然是以色列人,但我覺得我更是一個哈爾濱人。這次回來看到哈爾濱變得越來越漂亮,人們生活得很好,我心裡很高興。』
如今,哈爾濱猶太人及其後裔遍布世界各地。他們視哈爾濱為其再生之地和第一、第二故鄉,他們十分關注哈爾濱的城市建設、經濟和科技發展。在以色列很多城市,美國的紐約、舊金山和洛杉磯,澳大利亞的悉尼和墨爾本,俄羅斯的莫斯科等地都有原居中國猶太人協會。他們經常組織聚會,出版刊物,撰寫回憶錄,一些年已古稀的老人把能再回哈爾濱看一看作為最大的願望,他們也教育他們的子孫後代能為哈爾濱的發展做貢獻。哈爾濱猶太人後裔歐慕然前不久已經組織以色列農業專家無償地到哈爾濱進行綠色農業知識培訓。
多年未見的老朋友有說不完的話
參加『哈爾濱猶太歷史文化國際研討會』的以色列駐華大使海逸達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說:我來哈爾濱,感覺就像回家一樣,很親切,中華民族與猶太民族都是古老的民族,又都曾受過磨難,都為人類文明做出過重大貢獻,如把我們的努力交融在一起,我們將會為整個人類創造出更大奇跡。80歲高齡的以中友好協會會長特迪•考夫曼先生認為:哈爾濱是一座令人神往的城市,是猶太人的福地。在我心中,時時湧動著對哈爾濱故鄉的懷念!哈爾濱是我們心中永遠的故鄉。
哈爾濱,猶太人棲息的港灣
歷史上,猶太民族歷盡了風雨滄桑。從公元1世紀猶太人的家園巴勒斯坦被羅馬人征服、猶太教的第二聖殿被毀之後,猶太人便開始在世界各地漂泊。那時,就有猶太人來到東歐。此後的幾個世紀,東歐猶太人幾經遷徙,在10世紀時將居住中心移到了俄國基輔。沙俄政府對大批到來的猶太人實行種種歧視和迫害政策。1881年3月13日,沙皇亞歷山大二世被俄國民意黨人暗殺,因涉嫌被捕者中有一名年輕猶太婦女,於是在俄國出現了空前的反猶排猶浪潮,很快蔓延到全國。19世紀90年代,又掀起了第二次反猶浪潮。沙皇政府指使恐怖組織『黑色百人團』殘酷迫害猶太人,當時的『基希涅夫大屠殺』和『別利斯案件』震驚了世界。有數萬人被趕出莫斯科和基輔。這兩次大規模的反猶浪潮迫使大批俄籍猶太人逃往異邦。
此時,正值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慘敗,沙俄借機侵略中國東北,迫使清政府給予租借軍港、修築鐵路和開采礦山的特權。並推出所謂的『亞洲黃俄羅斯計劃』,修建一條穿越中國東北並南伸至大連的中國東北鐵路即中東鐵路。由於西伯利亞大鐵路和中東鐵路的修建,大批俄國猶太人不遠萬裡,備受艱辛,舉家遷移,俄國僑民一起,沿著大鐵路來到了剛剛開發的哈爾濱。1905年,沙俄在日俄戰爭中失敗,將戰敗的原因歸為美國猶太銀行家雅各布•希夫對日本人的經濟支持,從而引發了國內新一輪的反猶狂潮。在俄國數百個城市都發生了屠殺猶太人的暴行。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在華俄軍中的猶太官兵和被日軍遣返的俄猶戰俘大多數留在了中國東北。俄國十月革命後,又有大批俄國或其他國籍的猶太人湧入我國東北,定居在以哈爾濱為中心的中東鐵路沿線,開始了他們在遠東北部棲息地——哈爾濱的新生活。
在那難忘的歷史年代,松花江畔這座美麗的城市??哈爾濱,一度成為遠東地區最大的猶太人聚居中心,從1899年第一位俄籍猶太人薩•伊•別爾采裡遷居哈爾濱,到1985年最後一位猶太人阿哥列在哈爾濱辭世,大約兩萬猶太人先後在這裡生活近一個世紀的漫長歷程。
參加『哈爾濱猶太歷史文化國際研討會』的以色列駐華大使海逸達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說:我來哈爾濱,感覺就像回家一樣,很親切,中華民族與猶太民族都是古老的民族,又都曾受過磨難,都為人類文明做出過重大貢獻,如把我們的努力交融在一起,我們將會為整個人類創造出更大奇跡。80歲高齡的以中友好協會會長特迪•考夫曼先生認為:哈爾濱是一座令人神往的城市,是猶太人的福地。在我心中,時時湧動著對哈爾濱故鄉的懷念!哈爾濱是我們心中永遠的故鄉。
哈爾濱,猶太人棲息的港灣
歷史上,猶太民族歷盡了風雨滄桑。從公元1世紀猶太人的家園巴勒斯坦被羅馬人征服、猶太教的第二聖殿被毀之後,猶太人便開始在世界各地漂泊。那時,就有猶太人來到東歐。此後的幾個世紀,東歐猶太人幾經遷徙,在10世紀時將居住中心移到了俄國基輔。沙俄政府對大批到來的猶太人實行種種歧視和迫害政策。1881年3月13日,沙皇亞歷山大二世被俄國民意黨人暗殺,因涉嫌被捕者中有一名年輕猶太婦女,於是在俄國出現了空前的反猶排猶浪潮,很快蔓延到全國。19世紀90年代,又掀起了第二次反猶浪潮。沙皇政府指使恐怖組織『黑色百人團』殘酷迫害猶太人,當時的『基希涅夫大屠殺』和『別利斯案件』震驚了世界。有數萬人被趕出莫斯科和基輔。這兩次大規模的反猶浪潮迫使大批俄籍猶太人逃往異邦。
此時,正值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慘敗,沙俄借機侵略中國東北,迫使清政府給予租借軍港、修築鐵路和開采礦山的特權。並推出所謂的『亞洲黃俄羅斯計劃』,修建一條穿越中國東北並南伸至大連的中國東北鐵路即中東鐵路。由於西伯利亞大鐵路和中東鐵路的修建,大批俄國猶太人不遠萬裡,備受艱辛,舉家遷移,俄國僑民一起,沿著大鐵路來到了剛剛開發的哈爾濱。1905年,沙俄在日俄戰爭中失敗,將戰敗的原因歸為美國猶太銀行家雅各布•希夫對日本人的經濟支持,從而引發了國內新一輪的反猶狂潮。在俄國數百個城市都發生了屠殺猶太人的暴行。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在華俄軍中的猶太官兵和被日軍遣返的俄猶戰俘大多數留在了中國東北。俄國十月革命後,又有大批俄國或其他國籍的猶太人湧入我國東北,定居在以哈爾濱為中心的中東鐵路沿線,開始了他們在遠東北部棲息地——哈爾濱的新生活。
在那難忘的歷史年代,松花江畔這座美麗的城市??哈爾濱,一度成為遠東地區最大的猶太人聚居中心,從1899年第一位俄籍猶太人薩•伊•別爾采裡遷居哈爾濱,到1985年最後一位猶太人阿哥列在哈爾濱辭世,大約兩萬猶太人先後在這裡生活近一個世紀的漫長歷程。
哈爾濱猶太總教堂舊址,始建於1907年
哈爾濱的近代發展,為包括猶太人在內的中外各民族提供了創業和積累財富的機遇,並為他們提供了狹小的生存空間。哈爾濱人以特有的善良和誠摯,熱情接納了這些漂泊的異鄉游子,並給予他們應有的尊重與關心。特別是在日本帝國主義侵佔中國東北期間,許多猶太人是在哈爾濱人的幫助下安全遷移的。
曾經在哈爾濱師從世界級大師特拉赫滕貝爾格學琴,經過不斷奮斗,擔任柏林交響樂團首席小提琴的著名小提琴演奏家赫爾穆特•斯特恩1928年出生於柏林一個德國籍猶太家庭,1938年,希特勒開始迫害猶太人,斯特恩的父母就決定流亡中國,斯特恩只有10歲。1949年斯特恩一家離開了哈爾濱。他們因逃避納粹迫害來到中國,經歷了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戰爭年代、國民黨佔領哈爾濱及蘇聯紅軍進駐東北幾個不同時期。他家在日本佔領東北時被日本鬼子當作德國人,因此得以相對安寧,但他也險些被日本鬼子抓去作勞工。有一次在哈爾濱火車站,突然一隊日本鬼子手拉手把車站圍了起來,所有圍在圈內的人都被押上小汽車送往雞西等地挖煤,斯特恩也在其中,他聲稱自己是外國人,纔被放了出來。所以他對故鄉的感情有別於其他外國人。還有一次,在蘇軍佔領東北時,被誤認為是殺害蘇軍司機的凶手而受到蘇聯軍事法庭的審問。國民黨時期他一家人被認為是戰敗的德國人,歷經磨難。他說:『只有八路軍對我們友好。是哈爾濱人救了我們一家。』
在那難忘的年代,無論是政權的更迭,還是時局的變化,都沒有使在中國居住的猶太人受到任何歧視。從19世紀末這座城市隨著中東鐵路修築而奠基的最初日子開始,猶太人就同哈爾濱緊密聯系在一起,大批猶太人隨著三次大規模的遷徙來到哈爾濱。在這裡,猶太人不僅遠離排猶主義的敵視和迫害,還感受到中國人民的友善和幫助。猶太人組成了生機勃勃的社區,積極參與到城市的發展之中。
『當時,我們是在中華民族崇高情誼的呵護下生存、發展的。從最初一批猶太人來哈爾濱到最後一個猶太人離開哈爾濱,在65年的哈爾濱猶太人歷史上,中國人雖然屢受磨難,但卻保護和關照了猶太人,使猶太人免受滅頂之災,哈爾濱可稱得上猶太人的福地。中國,就是我們這些人的再生之地。』以色列—中國友好協會會長特迪• 考夫曼先生的這席話表達了當年在哈爾濱居住的猶太人對第二故鄉的一片深情。
抹不去的印痕
自中東鐵路修建後,猶太人在哈爾濱居住的幾十年裡,憑借著自己的商業智慧,與哈爾濱人民休戚與共,創造了無數經濟奇跡,成為哈爾濱早期金融業、工商業的奠基人及哈爾濱最早走向世界市場的開拓者。
當年,哈爾濱還很少有自己的企業。1894年,第一個移居哈爾濱的俄籍猶太人格利高裡•鮑裡索維奇•德裡金,在松花江哈爾濱沿岸最先創辦了一家貿易公司,收購當地的糧食、牲畜,銷往俄國。1908年,中國第一家甜菜制糖廠由猶太人卡甘在哈爾濱創立。這家名為『阿什河』的糖廠建成投產,讓哈爾濱從農耕文明向初級工業城市跨越的進程中,加快了腳步。哈爾濱猶太人在采礦、冶金、金融、流通、賓館、林業、面粉、制油、釀酒、制糖、煙草、建築、印刷、出版、倉儲、運輸、畜牧等行業中創辦了眾多企業,克羅爾和索斯金家族的面粉業、索斯金船務公司、齊克曼的制糖廠、斯基德爾斯基的煤礦、考夫曼的果汁工廠等等,這些企業為哈爾濱近代工業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哈爾濱的近代發展,為包括猶太人在內的中外各民族提供了創業和積累財富的機遇,並為他們提供了狹小的生存空間。哈爾濱人以特有的善良和誠摯,熱情接納了這些漂泊的異鄉游子,並給予他們應有的尊重與關心。特別是在日本帝國主義侵佔中國東北期間,許多猶太人是在哈爾濱人的幫助下安全遷移的。
曾經在哈爾濱師從世界級大師特拉赫滕貝爾格學琴,經過不斷奮斗,擔任柏林交響樂團首席小提琴的著名小提琴演奏家赫爾穆特•斯特恩1928年出生於柏林一個德國籍猶太家庭,1938年,希特勒開始迫害猶太人,斯特恩的父母就決定流亡中國,斯特恩只有10歲。1949年斯特恩一家離開了哈爾濱。他們因逃避納粹迫害來到中國,經歷了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戰爭年代、國民黨佔領哈爾濱及蘇聯紅軍進駐東北幾個不同時期。他家在日本佔領東北時被日本鬼子當作德國人,因此得以相對安寧,但他也險些被日本鬼子抓去作勞工。有一次在哈爾濱火車站,突然一隊日本鬼子手拉手把車站圍了起來,所有圍在圈內的人都被押上小汽車送往雞西等地挖煤,斯特恩也在其中,他聲稱自己是外國人,纔被放了出來。所以他對故鄉的感情有別於其他外國人。還有一次,在蘇軍佔領東北時,被誤認為是殺害蘇軍司機的凶手而受到蘇聯軍事法庭的審問。國民黨時期他一家人被認為是戰敗的德國人,歷經磨難。他說:『只有八路軍對我們友好。是哈爾濱人救了我們一家。』
在那難忘的年代,無論是政權的更迭,還是時局的變化,都沒有使在中國居住的猶太人受到任何歧視。從19世紀末這座城市隨著中東鐵路修築而奠基的最初日子開始,猶太人就同哈爾濱緊密聯系在一起,大批猶太人隨著三次大規模的遷徙來到哈爾濱。在這裡,猶太人不僅遠離排猶主義的敵視和迫害,還感受到中國人民的友善和幫助。猶太人組成了生機勃勃的社區,積極參與到城市的發展之中。
『當時,我們是在中華民族崇高情誼的呵護下生存、發展的。從最初一批猶太人來哈爾濱到最後一個猶太人離開哈爾濱,在65年的哈爾濱猶太人歷史上,中國人雖然屢受磨難,但卻保護和關照了猶太人,使猶太人免受滅頂之災,哈爾濱可稱得上猶太人的福地。中國,就是我們這些人的再生之地。』以色列—中國友好協會會長特迪• 考夫曼先生的這席話表達了當年在哈爾濱居住的猶太人對第二故鄉的一片深情。
抹不去的印痕
自中東鐵路修建後,猶太人在哈爾濱居住的幾十年裡,憑借著自己的商業智慧,與哈爾濱人民休戚與共,創造了無數經濟奇跡,成為哈爾濱早期金融業、工商業的奠基人及哈爾濱最早走向世界市場的開拓者。
當年,哈爾濱還很少有自己的企業。1894年,第一個移居哈爾濱的俄籍猶太人格利高裡•鮑裡索維奇•德裡金,在松花江哈爾濱沿岸最先創辦了一家貿易公司,收購當地的糧食、牲畜,銷往俄國。1908年,中國第一家甜菜制糖廠由猶太人卡甘在哈爾濱創立。這家名為『阿什河』的糖廠建成投產,讓哈爾濱從農耕文明向初級工業城市跨越的進程中,加快了腳步。哈爾濱猶太人在采礦、冶金、金融、流通、賓館、林業、面粉、制油、釀酒、制糖、煙草、建築、印刷、出版、倉儲、運輸、畜牧等行業中創辦了眾多企業,克羅爾和索斯金家族的面粉業、索斯金船務公司、齊克曼的制糖廠、斯基德爾斯基的煤礦、考夫曼的果汁工廠等等,這些企業為哈爾濱近代工業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創辦於1908年的阿什河糖廠,其歷任經理柴瓦德夫、A.I.卡和L.G.齊克曼都是猶太商人
猶太人還通過他們的貿易纔華,開創了中國大豆輸出歐洲的歷史先河,使之成為國際市場的熱門貨,獲得了『世界性商品』的美譽。哈爾濱還是中國最早引進西藥的城市之一,『松花江』、『莫斯科』和『普希金』大藥房,在當時都是猶太人銷售西藥比較著名的地方,當時在哈爾濱及中國東北從事西藥貿易的幾乎全是猶太人。西藥的引進使幾千年來以傳統中藥為主的中國人也體驗到了西藥的神奇。
流連在中央大街上,考證一些商業網點的出處,仍會發現猶太人是始終不能抹去的『股東』: 1925年,俄國猶太人楚幾爾曼,在道裡西八道街上創建了一個主要經營俄式西餐茶食的餐廳,在當時很受歡迎。1957年合營,遷址到中央大街112號,成為國營企業,改名為華梅西餐廳。華梅西餐廳以經營俄式大菜為主,受到了國內外賓客的贊譽。現在的哈爾濱人以及外地游客要想吃一頓正宗的俄式西餐,一定要到華梅西餐廳。
猶太人還通過他們的貿易纔華,開創了中國大豆輸出歐洲的歷史先河,使之成為國際市場的熱門貨,獲得了『世界性商品』的美譽。哈爾濱還是中國最早引進西藥的城市之一,『松花江』、『莫斯科』和『普希金』大藥房,在當時都是猶太人銷售西藥比較著名的地方,當時在哈爾濱及中國東北從事西藥貿易的幾乎全是猶太人。西藥的引進使幾千年來以傳統中藥為主的中國人也體驗到了西藥的神奇。
流連在中央大街上,考證一些商業網點的出處,仍會發現猶太人是始終不能抹去的『股東』: 1925年,俄國猶太人楚幾爾曼,在道裡西八道街上創建了一個主要經營俄式西餐茶食的餐廳,在當時很受歡迎。1957年合營,遷址到中央大街112號,成為國營企業,改名為華梅西餐廳。華梅西餐廳以經營俄式大菜為主,受到了國內外賓客的贊譽。現在的哈爾濱人以及外地游客要想吃一頓正宗的俄式西餐,一定要到華梅西餐廳。
著名的華梅西餐廳美麗的夜景
矗立在中央大街中段佔了整整一個街區的馬迭爾賓館,是大街長盛不衰的標志之一。馬迭爾賓館的創始人約瑟•加斯普,本是俄籍猶太人,中東路開工之初來到哈爾濱。不久,應征入俄騎兵團,開赴南滿前線。戰敗後退役,靠著沙俄政府對退伍軍人優惠的安置費和中東鐵路局的扶持,他在中國大街開了個小鋪,專業修理鍾表為業。幾年下來,便積蓄下不少錢財。面對正值哈爾濱開埠、洋人大批湧入之際,這位頗富經營頭腦的猶太人,銳敏地發現了新了商機,不久,由他投資興建的取名為Mоперн(音譯馬迭爾)富麗堂皇的賓館,便在中央大街上聳立了起來。馬迭爾賓館的誘人之處,還在於為它配套的馬迭爾餐廳的俄式大菜,使人流連忘返,連我國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旅哈期間,光臨一次,印象頗深,大有作『回頭客』之意。在給葉聖陶先生的信中專門提及此事,他認為:俄國菜分量多,便於點菜分食,且油重,很適合國人口味。最後竟充滿愉悅而恢諧地說,『俄國女人肥臀肥腰的多,這怕是菜裡油太重造成的吧。』 馬迭爾賓館自1913年掛牌營業以來,世界各國蒞臨哈爾濱的高貴洋人,幾乎無一例外地均下榻於此。
矗立在中央大街中段佔了整整一個街區的馬迭爾賓館,是大街長盛不衰的標志之一。馬迭爾賓館的創始人約瑟•加斯普,本是俄籍猶太人,中東路開工之初來到哈爾濱。不久,應征入俄騎兵團,開赴南滿前線。戰敗後退役,靠著沙俄政府對退伍軍人優惠的安置費和中東鐵路局的扶持,他在中國大街開了個小鋪,專業修理鍾表為業。幾年下來,便積蓄下不少錢財。面對正值哈爾濱開埠、洋人大批湧入之際,這位頗富經營頭腦的猶太人,銳敏地發現了新了商機,不久,由他投資興建的取名為Mоперн(音譯馬迭爾)富麗堂皇的賓館,便在中央大街上聳立了起來。馬迭爾賓館的誘人之處,還在於為它配套的馬迭爾餐廳的俄式大菜,使人流連忘返,連我國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旅哈期間,光臨一次,印象頗深,大有作『回頭客』之意。在給葉聖陶先生的信中專門提及此事,他認為:俄國菜分量多,便於點菜分食,且油重,很適合國人口味。最後竟充滿愉悅而恢諧地說,『俄國女人肥臀肥腰的多,這怕是菜裡油太重造成的吧。』 馬迭爾賓館自1913年掛牌營業以來,世界各國蒞臨哈爾濱的高貴洋人,幾乎無一例外地均下榻於此。
原猶太人開辦的馬迭爾賓館至今仍是中央大街上一道亮麗的風景
斗轉星移,時光流逝。90年過去了,如今的馬迭爾賓館是三星級標准的涉外旅賓館,美麗依然。香甜爽口的馬迭爾面包、馬迭爾冰棍至今仍是哈爾濱人喜愛的食品之一。
今天的哈爾濱有著中國『音樂之城』的美譽,猶太人功不可沒。他們創辦音樂學校、劇團、樂器商店,舉辦音樂會,為西洋音樂在哈爾濱的傳播、生根做出了傑出貢獻。1910年到1922年,猶太人曾經在哈爾濱創辦了『意馬爾達格』希伯來音樂、文學和戲劇協會,聚集了眾多猶太音樂人。那個時候,經常有世界級的猶太音樂家到哈爾濱演出,其中包括被譽為『神弓』的小提琴演奏家海菲茨和有『埃爾曼音』之雅號的埃爾曼。諸多世界超一流的音樂家匯聚哈爾濱,使哈爾濱的音樂舞臺群星璀璨,盛極一時。
斗轉星移,時光流逝。90年過去了,如今的馬迭爾賓館是三星級標准的涉外旅賓館,美麗依然。香甜爽口的馬迭爾面包、馬迭爾冰棍至今仍是哈爾濱人喜愛的食品之一。
今天的哈爾濱有著中國『音樂之城』的美譽,猶太人功不可沒。他們創辦音樂學校、劇團、樂器商店,舉辦音樂會,為西洋音樂在哈爾濱的傳播、生根做出了傑出貢獻。1910年到1922年,猶太人曾經在哈爾濱創辦了『意馬爾達格』希伯來音樂、文學和戲劇協會,聚集了眾多猶太音樂人。那個時候,經常有世界級的猶太音樂家到哈爾濱演出,其中包括被譽為『神弓』的小提琴演奏家海菲茨和有『埃爾曼音』之雅號的埃爾曼。諸多世界超一流的音樂家匯聚哈爾濱,使哈爾濱的音樂舞臺群星璀璨,盛極一時。
哈爾濱第一音樂學校V.D.特拉赫金貝爾格(左)等組成的弦樂四重奏珠聯璧合,聞名東亞
1921年5月成立的哈爾濱第一音樂學校,是一所高等音樂學校。校長是猶太天纔鋼琴家V.L.格爾施戈琳娜。學校集中了一大批猶太音樂家,培養了無數音樂人纔。世界著名小提琴家、原德意志室內樂創始人赫爾穆特•斯特恩和俄羅斯著名爵士樂隊領導人奧列格•隆斯特列姆等就是從哈爾濱走向世界的。新中國成立後,不少猶太音樂家受聘於中央音樂團體,為哈爾濱培養了大批音樂人纔。
談到哈爾濱猶太人就不能不談到哈爾濱多彩的建築風格。在哈爾濱的一個標志性地段??中央大街上,兩側的建築古朴而具有異國風情,可謂是五步一景,十步一觀,歐洲常見的如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新藝術主義式建築在這條大街上都有所體現。巴洛克式的教育書店和俄羅斯式的馬迭爾賓館是中央大街上鏡率最高的兩棟建築。在哈爾濱的建築群裡,猶太建築是獨具特色的,是哈爾濱多彩建築風格中極為強烈的一道亮麗色彩。哈爾濱曾直至現在仍然保留著當年猶太人進行宗教和文化活動的遺址遺跡,以及構成了哈爾濱一道獨特的猶太遺址遺跡的風景線。
1921年5月成立的哈爾濱第一音樂學校,是一所高等音樂學校。校長是猶太天纔鋼琴家V.L.格爾施戈琳娜。學校集中了一大批猶太音樂家,培養了無數音樂人纔。世界著名小提琴家、原德意志室內樂創始人赫爾穆特•斯特恩和俄羅斯著名爵士樂隊領導人奧列格•隆斯特列姆等就是從哈爾濱走向世界的。新中國成立後,不少猶太音樂家受聘於中央音樂團體,為哈爾濱培養了大批音樂人纔。
談到哈爾濱猶太人就不能不談到哈爾濱多彩的建築風格。在哈爾濱的一個標志性地段??中央大街上,兩側的建築古朴而具有異國風情,可謂是五步一景,十步一觀,歐洲常見的如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新藝術主義式建築在這條大街上都有所體現。巴洛克式的教育書店和俄羅斯式的馬迭爾賓館是中央大街上鏡率最高的兩棟建築。在哈爾濱的建築群裡,猶太建築是獨具特色的,是哈爾濱多彩建築風格中極為強烈的一道亮麗色彩。哈爾濱曾直至現在仍然保留著當年猶太人進行宗教和文化活動的遺址遺跡,以及構成了哈爾濱一道獨特的猶太遺址遺跡的風景線。
原著名的別爾科維奇大樓,如今是中國移動通信中央大街營業廳
猶太人在哈爾濱,是這個城市不能割斷的一段歷史,他們在這個城市留下了勤勞和智慧,留下了文化氣息,留下了自已的印跡,為哈爾濱獨特文化和城市風格的形成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緬懷歷史,讓我們記住過去歲月中沒有國籍界線的友誼;遙望未來,讓我們衷心祝願中猶兩個民族加強交流,創造出新的文明奇跡。『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相信兩個偉大民族的友誼會像綿綿松花江水一樣奔流不息,永世長存!
猶太人在哈爾濱,是這個城市不能割斷的一段歷史,他們在這個城市留下了勤勞和智慧,留下了文化氣息,留下了自已的印跡,為哈爾濱獨特文化和城市風格的形成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緬懷歷史,讓我們記住過去歲月中沒有國籍界線的友誼;遙望未來,讓我們衷心祝願中猶兩個民族加強交流,創造出新的文明奇跡。『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相信兩個偉大民族的友誼會像綿綿松花江水一樣奔流不息,永世長存!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