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牡丹江:從英雄城市到現代化經貿旅游城
2005-02-16 05:40:56 來源:四川新聞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16日電 《血染冰河》《中華兒女》等百姓耳熟能詳的電影和故事,歌頌的是抗戰時期發生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境內的『八女投江』的英雄事跡。如今,這座有著優良革命傳統的英雄城市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一座現代化的經貿、旅游城市。

    1982年,林口縣人民在八女投江殉難地建立了紀念碑,正面銘刻著『八女英魂,光照千秋』,並於1995年進行擴建,立碑刻銘,闢地建館,目前正在籌建『八女投江』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88年,八女投江英烈群雕在牡丹江市江濱公園正式落成,鄧穎超同志親筆題寫了『八女投江』四個大字。

    牡丹江還有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歷史故事,英雄楊子榮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塊熱土上,這裡還留下了黑龍江省第一個黨支部、威虎山剿匪遺址等一批歷史遺跡。

    牡丹江1937年建市,當時主要是消費型城市,沒有什麼工業。新中國成立後,牡丹江纔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經濟基礎。經過多年的發展,牡丹江現已形成了以輕紡、橡膠、化工、電子、機械、電力、食品、建材和醫藥為主體,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農業和第三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已經成為黑龍江省東南部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牡丹江市的森林覆蓋率達到68%,河流、森林都是原生態的。境內的鏡泊湖是世界上第二大高山堰塞湖,整個湖區的蓄水量達16億立方米,是夏季休閑度假的好地方。牡丹江還是中國雪量最大、雪質最好的地方。

    近年來,牡丹江以『生態牡丹江』、『中國雪城』為城市基本形象,積極打造品牌,開發旅游市場。為盡快使旅游資源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牡丹江一直把旅游項目建設作為工作重點來抓。他們邀請專家完成了全市旅游業總體規劃和六個縣(市)的分規劃,提出了建設旅游強市的目標,不斷打造並形成了冰雪、森林、避暑度假、民族民俗、邊境跨國五大旅游品牌,每年吸引著100多萬中外游客。

    牡丹江作為與俄羅斯接壤的邊境城市,邊境線長211公裡,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這裡有4個國家一類口岸,吞吐能力大,集散能力強,功能完善,是黑龍江省乃至全國對俄開放的橋頭堡。

    近年來,牡丹江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外闢市場、內建基地,使對俄經貿工作實現了由重點抓貿易向重點抓加工的轉變。2004年1月~11月份,外貿進出口總值實現32.1億美元,同比增長32.5%,佔全省的52%;其中對俄貿易26.5億美元,佔全省對俄貿易的70.7%。

    今後一個時期,牡丹江將以拉動地方經濟增長為目標,打好發展大加工、培育大物流、建設大通道、招引大項目、搞好大服務『五個硬仗』,力爭在培育市場主體、發展對俄經貿合作、拓寬市場營銷網絡和加工園區建設以及區域經濟一體化上取得新突破,提高牡丹江對俄經貿的整體競爭力。

責任編輯:張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