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6日電 肇源縣新站鎮是黑龍江省有名的產糧重鎮。過去要說新站人種田要打井,一般人都不信,因為新站鎮背靠川流不息的嫩江,當地農民一直『靠天種,等天收』。然而,近幾年嫩江水位急劇下降,靠天吃飯的新站人也開始『自力更生』了。新站人打井不再是新鮮事,新鮮的是他們打的是『股份井』,用的是『商品水』。
那些有眼光的新站農民,看著一年比一年瘦的江水,開始盤算打井了。可打一眼井,多則上萬元,少則幾千元,對於恨不得把錢掰成兩半兒化的普通農民們來說,是一筆需要好好掂量掂量的大投入。新站鎮十裡八村的農把式們『掂量』來『掂量』去,想出了一個好主意,那就是——打『股份井』。
如今的新站農民,也懂得了什麼是『規劃』,怎麼去『整合』。一家一戶就那麼十畝八畝的零星地,單打一眼井不劃算。村鎮乾部一攛掇,幾家幾戶一合計,幾塊地就『規劃』成一個區域了,投脾氣的幾家湊份子,再請來專業打井隊打一口井,到農田用水時節,各家排班輪流灌溉,用多少水交多少錢。農民們把這井叫『股份井』,把這水叫『商品水』。
靠山村有水田4168畝,通過打『股份井』結束了靠天吃飯的歷史,也使水田效益每畝多增收100多元。
據了解,去年新站鎮熱火朝天地開展了『多元化興修水利』,新打抗旱井116眼,2萬畝土地不再擔心旱災。另外,清淤排水溝3500延長米,維修乾渠7000延長米,新修節水閘門9個,使3萬水田旱澇保收。新合、新站村還采取地膜覆蓋、壟種畦種、溝灌、壟灌、膜灌等方式,讓新站人走出了旱情困擾的『死胡同』。據介紹:全鎮已有抗旱井720眼,10餘萬畝土地不再靠天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