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黑龍江鱘』現身瀘州長江
2005-02-16 11:07:00 來源:華西都市報網絡版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16日電 華西都市報報道,2月9日下午,雞年新春第一天,記者突然接到報料稱,昨天有人在長江邊從一個漁民手中買了一條怪魚,賣魚人稱是長江中捕到的中華鱘。

    大年初一『水中大熊貓』驚現酒城

    春季禁漁伊始,雞年新春第一天,20餘年來長江瀘州水域未得一見的『水中大熊貓』,竟然在這個特殊時間驚現瀘州?在瀘州市江陽區鄰玉鎮的長江邊,記者與報料人胡先生見了面。『可能硬是中華鱘,跟電視上看到的一模一樣!』在江邊一條小鐵船的船艙中,胡先生指著一條長約70多厘米、長長的『老鼠嘴』、拖著一條碩長怪尾、背部和兩側長滿『鱷魚鱗』的怪魚說:『大約20多年前,我曾親眼見過這東西,肯定是中華鱘。』

    胡介紹,大年三十中午,他到長江邊本想找漁民買條魚過年,見一漁民正同一魚販子討價還價交易一條怪魚。胡見怪魚極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著『水中大熊貓』之稱的中華鱘,便毫不猶豫掏出800元錢將此魚買下,『如此珍貴的東西,買回來後根本不敢吃,臨時喂養在江邊一條船上,並請人在船上24小時守護著。』

    大年初二漁政聞訊緊急出動

    憑記者對鱘魚家族的了解,可以斷定,此魚系長江流域中極為罕見的鱘魚,且絕非瀘縣玉龍湖中人工飼養的俄羅斯鱘,也絕非偶有所見的長江鱘(達氏鱘)。上網一查,其體形、外觀諸特征,均極似中華鱘!2月10日上午(大年初二),記者與瀘州市江陽區漁政部門取得聯系。『什麼?中華鱘?好,我們馬上趕到。』正在休假中的江陽區水利局副局長李戈明立即帶領三名漁政執法人員和水產工程師馬義,與記者一起馬不停蹄地直奔鄰玉鎮長江邊。

    一到江邊,馬義跳進船艙仔細觀察:『喲,從外觀各個特征看,硬是極像中華鱘呢!』頓時,所有人興奮起來:『如果真是一條長江中的野生中華鱘,那將是震驚全國的一大發現。寶貝,足足有20多年沒見你的蹤跡了!』

    一聲令下保護措施立即啟動

    『它至少有三天沒進食了,身上有點小傷,不能再拖下去,必須馬上轉移到安全地方。』李戈明一聲令下,保護『國寶』的一系列緊急措施隨之啟動。當天中午,『國寶』乘專車來到楊橋湖風景區的江陽區魚種站,技術人員立即對其實施消毒、體檢等保護措施。據初步檢測,『國寶』體長87厘米,脊背上從頭至尾密布著12個『鱷魚節』,左右兩側各37個大小不一的『鱷魚節』,體重約2公斤,大約3至5周歲。

    大年初三水產專家驗明正身

    2月11日(大年初三),江陽區魚種站水產專家開始對『國寶』進行會診,發現此鱘的鰓靶齒鋸數有37個之多,而中華鱘鰓靶齒鋸數一般在13至24之間。專家們進行了一天對比分析,最終得出結論:此魚絕非長江鱘魚家族成員,而是來自於黑龍江流域的施(史)氏鱘,民間俗稱『黑龍江鱘』或『七粒浮子』,目前在瀘州極為少見。據資料記載,『黑龍江鱘』營養價值極高,軟骨具有抗癌補鈣作用,鰓有清熱解毒的特殊功效,皮可與鱷魚皮媲美,是極具觀賞價值的名貴魚類。

    難回長江否則將破壞種群關系

    同屬鱘魚家族,能否放歸長江?李戈明的答復是:『此鱘魚絕不能放入長江。它是外來品種,一旦放入長江,將破壞長江鱘魚家族原有種群關系,如同食人鯧一樣,將對長江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此鱘魚既非本地物種,它又從何而來?李戈明推測,極有可能來源於瀘縣玉龍湖鱘魚飼養基地人工飼養的商品魚。而記者昨日從玉龍湖得知,該基地根本沒有此品種的鱘魚。這條鱘魚從何而來,目前還是一個未解之謎。

責任編輯:隋洪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