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7日電 張滿意,被媒體爆炒的另類神童,兩入南開兩次退學,他用自己的高考成績證明了自己是個學得很快的學生,同時又以退學的結果提供了一個神童無法適應大學生活的極端個案。
2003年,退學後的張滿意來到廣州打工,期望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社會的認可。2004年,張滿意再退一步,回到了寧安市臥龍鄉的家中。
有著高智商的張滿意經歷過人生輝煌,他為什麼沒有走上人們認可的成功之路?退學之後,張滿意今後的人生方向又在哪裡?春節前,記者來到牡丹江對他再次進行了采訪。
打工經歷
記者:2003年年初第二次退學後,你到哪裡去了,這兩年你是在什麼狀態下生活的?
張滿意:退學後,一直在廣州,在一些小的軟件公司打工。2003年4月,有了第一份工作,工資是1200元;後來跳槽到第二家,工資2000元;直到我回家之前工資是2500元。2003年1月到廣州,4月份找工作,這之間三個月我看了一些書,學習了一些現在流行的JAVA編程。
記者:兩千元的工資在廣州的確不高,作為名校的學生你有沒有覺得少?
張滿意:因為沒有工作經驗,也沒有拿到畢業證,所以預先設想在前兩年夠吃夠用就行。
記者:打工的生活與學校的生活有什麼不同?打工的同時自學計算機,是一種自學的狀態,這種學習狀態你能適應嗎?
張滿意:還可以吧。打工與學校生活壓力不一樣,在學校時壓力輕一些,打工如果乾不好就有可能被淘汰。另外,學校學的東西沒有地方用,打工則學以致用,學到就能用到,有時該用的你不會就逼著你去學。
回鄉闢謠
記者:走進社會後生活是否如意,你的同事知道你曾兩入南開後,對你的態度是否有不同,是否存在壓力?
張滿意:這個倒沒有,因為在公司還沒有人知道我原先的那些經歷。應聘時我在簡歷上填的是南開肄業。之後,也沒人來刻意問我原因。倒不是那裡不重視文憑,一般大公司還是比較重視文憑的,小公司則看老總的想法,有的重視文憑,有的重視經驗和面試。我所在的公司就屬於後面的一類。
即使重視文憑,他也不會問你沒有畢業的原因,不聘用就算了。在沿海那種地方,大家都不刻意打聽別人的事,包括同事之間的氛圍也是注意不侵犯別人的私人空間。
記者:由名校的高纔生到給人打工的程序員,心理上有沒有落差?
張滿意:走一步看一步吧。上學時就聽說有的大學畢業生看大門的情況。我有一個同學在貴州遵義教書,他的同事是復旦畢業南開的研究生,被一貶再貶現在在一所高中當圖書管理員。
記者:以你的智力在工作上已經相當熟練了吧?
張滿意:還在積累經驗的階段。差不多程序員工作都是由那些沒什麼背景又對自己的智力有自信的人去做。在這個群體當中達到相當高的水平也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在工作當中,我還要上網看書查資料,遇到難題還要向我的同學請教,他比我多兩年從業經歷。
記者:你通過媒體報道也算是一個『名人』,但也有不好的傳言,比如前一陣就有人說你在廣州因網絡犯罪被判刑了?
張滿意:知道這件事是在去年9月中旬。國慶節期間,我大哥打來電話,說是謠言已經在牡丹江傳遍了。那時公司的項目快要結束,我辭職之後他們也能找人來接替;而且,借住房子的同學馬上就結婚了,於是,我就在當年10月下旬回到家,待了四個月。
回顧大學生活
記者:聽你哥哥說,你三歲就會算賬,那時的情況你還記得嗎?
張滿意:說實話,以前的事差不多都忘了,差不多的事實都被傳言所掩蓋,比如父母、哥哥的一些話,你很容易把周圍人十年前向你敘述的一些情況當作你記憶的一部分。但小時候確實對數學有興趣。
記者:在高中的時候,你經常在課堂上搶答問題,表現出了一個神童強烈的求知欲,在大學裡難道就不再有這種動力了嗎?
張滿意:大學和高中是完全不同的環境。高中搶答問題一方面是表現了求知欲,另一方面主要為了博得別人的肯定。上大學後漸漸地對別人的價值肯定就不放在心上了。求知上,發現大學的東西不是那麼有用,相比之下我更願意看一些亂七八糟的閑書增加閱歷。人總是會有自知之明的,比如我在數學上發展下去也不會成為華羅庚、陳景潤那樣的數學家,所能做的不過就是寫幾篇也許永遠都沒有人看的論文,而我在數學方面的興趣又不大,所以離學校的課程就越來越遠了。
記者:十四歲上南開,與大你許多的同學住在一個宿捨裡這是一種什麼感覺?
張滿意:他們挺照顧我的,我們班最小的同學比我大三歲。
記者:通過前一陣的媒體報道,給人的感覺是你大學學業上的失敗主因在你個人,比如自制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對此,你怎麼看?
張滿意:每個人寫東西都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別人怎麼理解是別人的問題,我不能乾涉。但我覺得這個問題並不是這麼簡單。我上大學的時候14周歲,生活能力是差一些,但不足影響其他方面。
生活方面有些是個人習慣,我現在還不會做飯,每餐都在外面吃,洗衣服送到洗衣房,不會影響到我的工作。在我周圍,多數人也處於這種生活狀態。我的看法是,外人看這個人可以接受,自己又不至於太遭罪就可以。
人生反思
記者:第一次退學對你心理上的影響大嗎?
張滿意:第一次退學挫折是肯定有的,我那時還只有十八歲,別人這時候剛剛走出高中校門。記得系主任告訴我被勸退的消息後,我回到寢室痛哭了一場。我非常後悔但沒有用了。
記者:是什麼促使你半年後再考南開,是想證明自己嗎?
張滿意:差不多是證明自己。可想而知,面對別人各種各樣的眼光我心裡是多麼不舒服,我在家裡躲了半年復習備考。我當時的情況不可能待在家裡,當農民我肯定不願意,然後,就剩下兩個選擇,重新考試或外出打工。我性格內向不擅交往,打工家裡不放心,而且很沒有面子,就只剩下備考一條路了。
記者:那你為什麼又第二次退學了呢?
張滿意:第二次退學有特殊的原因。我回校復讀時學校曾有承諾,我原來考試通過的科目成績不取消,這樣我第二次入學等於相當多的一些科目已經通過了。但後來情況發生變化,原因是學校的一些規定,按照這條規定,我以前修的課程成績在我第二次入學兩年後就自動取消了,意味著我還要將大學所有課程重修一遍,在這種情況下我選擇了退學。
記者:第二次入學就是為了一紙文憑,這樣退學不是太可惜了嗎?
張滿意:沒辦法,拿不到就拿不到吧。現在輿論的方向是注重素質教育,實際上學歷仍很重要。但對我來說,再重要也沒到不惜一切代價志在必得的程度。何況,學歷有多少水分你也知道。
未來打算
記者:兩次退學對你的人生造成了哪些影響?
張滿意:1995年,我剛上大學的時候,基本上除了學習之外什麼也不懂,獨立的人生觀價值觀都沒有形成。2003年我22歲的時候,人生中最重要的幾年都過去了,我開始有了自我意識,形成了對生活的看法,可以說都是這幾年的經歷所賜給我的。人生所有的經歷都不是白過的,即使今後當作故事講也是有用的。
我的經歷非常獨特,別人也許永遠也經歷不了,而別人的經歷對我來說也沒有機會去經歷,人生總會受到社會環境因素影響而改變,這一點我和所有人都一樣,只不過我經歷得早一些。我把這些看作一種挫折,挫折來得早些也是好事情,它可以早一點過去。我會盡量減少挫折感對我生活影響的程度,不要把它變成沈重的打擊,因為畢竟我失去的只是一個畢業證書而已。
記者:你想對全國那些與你情況相近的學生和家長說些什麼?
張滿意:雖然我走到現在不是很成功,但我仍然不感到後悔。14歲上大學的經歷給我留下的回憶是滿足多於悔恨,因為這證明我有這個能力。有能力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做過了,可能會後悔;而你有這個能力沒有做則肯定會後悔。我14歲的時候證明我有能力進入南開,而且我做了,現在沒有什麼值得後悔的。
記者:今後有什麼打算?
張滿意:以後會繼續回到廣州從事IT產業,按部就班地生活。兩三年內一直做程序員,以後天從人願的話,我也想在IT領域內謀求更大的發展。
個人簡歷
張滿意生於1981年,黑龍江寧安市臥龍鄉羅城溝村人。1995年,張滿意14周歲因在全國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上獲得一等獎,被特招進入南開大學數學系。1999年1月份,因沒修夠學分,張滿意被學校勸退。半年之後,張滿意以661分的高分再次考入南開。2003年1月,22歲的張滿意再次退學。退學後,他到廣州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