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8日電哈爾濱市今年的住宅建設主題是『建百姓買得起的房子』。為此,市房產住宅局計劃建設經濟適用房100萬平方米,改造危棚房80萬平方米,落實廉租房380套。
據統計,截至去年末,哈爾濱市居民住房人均建築面積為23.74平方米,比2003年增長 1.2平方米。市房產住宅局負責人邊洪霄介紹,去年人均建築面積增長幅度是6年來最高的一年。如此大幅度的增長,得益於我市去年住宅建設中對高檔住宅的限制。
為讓更多百姓能住上稱心如意的房子,今年市房產住宅局將利用政府的宏觀調控手段,采用鼓勵建設小戶型、降低房子價格、增加拆遷補償等辦法,讓一些住在棚戶區裡的居民有能力自己購房。為此,市房產住宅局計劃:每平方米2000元以下的住房建設量將佔住宅建設總量的40%;每平方米3000元以下的住房建設量將佔住宅總建設量的80%,高檔商品房的建設量將控制在20%以內。
針對工薪階層,今年哈爾濱市將建設100萬平方米經濟適用住房,這些住房的房價將控制在1500至1800元之間。邊洪霄說,購買這些住房的市民,其購買資格將受到政府的嚴格審查,市民提出申請後,將在社區等地進行公示,讓政府給百姓的實惠真正落到實處。
對一些拿到拆遷費仍買不起住房的市民,市房產住宅局將新建解困住房1000套,這些住房將以居住面積30平方米左右的小戶型為主,拆遷戶用5萬元到7萬元就能買到新房。
邊洪霄稱,目前我市房地戶市場的房價漲幅控制在5%至7%之間,與全國其他大中城市相比,處在良性、健康狀態。經過今年的調控,我市普通百姓的住房條件將得到進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