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2月18日電 賣魚商販為了帶魚美觀,竟在帶魚表面涂抹類似銀粉的物質來提高光澤度和新鮮感。17日,記者隨動力區和道外區衛生監督所的執法人員對哈市部分市場進行了突擊檢查,結果沒有發現疑似『銀粉帶魚』。
近日,市民張女士向記者反映,她在早市購買的帶魚回去烹飪時,發現帶魚表面涂著一層類似銀粉的顆粒狀物質,而且一碰就會粘在手上。她回到市場,可賣魚的商販早已不見蹤影。經過鑒別,張女士購買的帶魚表面的確是涂抹了一層銀白色的顆粒狀物質。為了杜絕此類帶魚流入市場,記者與衛生監督部門取得了聯系。
17日上午,記者隨動力區衛生監督所的執法人員來到了哈安大市場,並對市場內近10家銷售帶魚的攤床進行了集中檢查,未發現帶魚有涂抹銀粉的跡象。
隨後,記者又隨道外區衛生監督所的執法人員來到哈爾濱清真肉禽水產批發市場,在檢查中,執法人員發現正常的帶魚化凍後表皮也會掉下一些白色物質,而且不同產地的帶魚外表顏色也各不相同,但並沒發現有涂抹銀粉的跡象。據執法人員介紹,以前他們的確在一些個體魚攤上發現過為魚類產品染色的現象,但在固定的正規市場,還從未發現過。
據了解,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帶魚主要分進口和國產兩種,由於我國帶魚產量小,所以國產帶魚價格要高於進口帶魚,而且國產帶魚顏色稍白一些。帶魚化凍後表面自然會有白色物質脫落,但是上凍時刮帶魚表面掉下的是一層皮,而不是顆粒狀的色素物質,如果涂抹了銀粉,帶魚表面顏色會格外亮澤、均勻,氣味也會刺鼻。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