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9日電往年春節一過,『禮品回收』的大小牌子就會從臨街門市的窗口冒出來。而今年春節過後,細心的市民發現:『禮品回收』的少了。哈爾濱市道裡區經緯街頭一個固定的『煙酒回收店』,如今已沒了蹤影旁邊花店營業員解釋說:『生意不好做,誰還願意乾啊!』
據了解,每到年後總要熱鬧一陣子的『禮品回收』生意,今年卻熱鬧不起來了,很多小區內的回收店都門庭冷落,而以往也掛出『回收禮品』牌子的食雜店、小倉買、煙酒店,很多都取消了這項『業務』。17日、18日,記者拿著一條『中華』煙進行走訪調查。好不容易在安國街一家小食雜店前,見一塊紙牌上寫著『回收名煙』4個小字。可走進食雜店詢問時,店主走過來說:『不收了,不收了。』在南崗區郵政街上,以往幾乎所有倉買、食雜店、煙酒店都掛『禮品回收』牌子,就在去年還有七八家掛牌的。如今,記者從郵政街與果戈裡大街交口一直走到煙廠附近,沒看到一個『禮品回收』牌子。記者挨個店詢問,只有兩家店主在猶豫後表示可以商量。暗訪中,店主多表示今年『禮品回收』生意不好,收那麼一條兩條根本沒法賣,所以乾脆不收。
記者還了解到,為了能吸引顧客,一些『禮品回收』店擴大了『經營范圍』,除了收煙灑、飲料外,又增加了收禮盒、保健品,甚至回收商場消費卡和超市代金券等『業務』,但結果並不理想。在燎原市場,記者守著一個掛『禮品回收』牌的攤位,觀察了一個多小時,也沒看到一位顧客,甚至連打聽價的都沒有。
與此同時,也有一些小販由原來的坐等上門變成主動出擊,或走上街頭或『上門服務』。在中山路沃爾瑪超市閑附近的天橋上,就有三令手拿『禮品回收』牌的人不停地向路人悄聲嘀咕攬生意。一位曾在南崗銀行做過『禮品回收』生意的商販告訴記者:他從1996年起就從事這一行業,只收名煙、名酒。到2001年,一條價值300餘元的『玉溪煙』,回收價在100多元,這還要看包裝新舊而定。市場上賣到近300元的貴州茅臺酒,回收價最高給120元。由於禮品回收利潤較高,很多小食店和倉買都或明或暗地做這種生意。去年春節後禮品回收的高峰期,多時一天能有20多人光顧。幸虧他預測的准,年底房子到期後就沒續租,要不然肯定賠錢。記者問他是如何預測的,他答:看形勢,憑感覺。
說起禮品回收店生意冷清這一現象,在政府某部門工作的張先生說,早在春節前,所有公務員都接到了春節期間嚴格遵守廉潔自律規定的有關通知,今年單位與單位之間、領導與下屬之間、同事與同事之間的登門拜訪少了許多,多數都通過短信和電話拜年。沒人送禮、沒人收禮,禮品回收店生意自然冷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