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0日電 今天出版的光明日報刊發了記者朱偉光,特約記者楊海娣采擷的《兩個貧困學生和她們的市長『爸爸』 》。報道了哈爾濱市市長石忠信和他資助的兩個貧困生的故事。
日前,哈爾濱市市長石忠信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他幫扶的貧困學生鄭琳琳寄給他一張自制的賀卡,卡片上一雙手托起一顆紅彤彤的心。『不管人生之路怎樣延長,我知道,您的愛會像一陣風追隨著我,永遠永遠……』鄭琳琳寫在賀卡上的話讓石市長又想起了他認養的兩個『小女兒』。
2002年是鄭琳琳家裡最困難的一年,為治療父親的心髒病家裡已經欠下很大一筆外債,父母親均已下崗的鄭琳琳正面臨學業難以繼續的困難。就是這個時候,市長石忠信以普通市民的身份認養了她和爸爸因車禍去世、生活極度窘迫的呼蘭區利民中學一年級學生陳金鳳。三年來,石市長給了小琳琳和小金鳳爸爸一樣的關懷:每年都捐助她們2000元、經常抽空到家裡問寒問暖,還給她們送去學習用品和衣物。正是石市長的關心使她們得以重新回到課堂。
日前,石市長來到鄭琳琳和陳金鳳的家。見到石市長,兩個孩子緊緊拉著市長的手,爭著說著自己的學習成績、家庭生活的變化和學校及社會對自己的幫助……已經讀初三的鄭琳琳興奮地把自己所有的獲獎證書都拿了出來,她說:『我要把每一點成長和進步都告訴市長「爸爸」!』
兩個孩子都很爭氣,在市長『爸爸』的關愛下,她們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2004年,鄭琳琳被評為全國十佳春蕾女童,陳金鳳也連續幾年被評為校三好學生。『市長「爸爸」不僅在經濟上幫助了我們,還給了我們精神上的動力。我們是市長爸爸的「孩子」,不能給他丟臉。』她們這樣對記者說。
石忠信渴望把哈爾濱建設成充滿關愛的親情城市。他說:『我就是在盡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我從小就失去母親,知道貧困對一個孩子意味著什麼。我只是希望能有更多的貧困孩子能夠受到平等受教育的機會。我幫助的這兩個孩子很懂事,學習很刻苦,我希望所有的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成為對社會的有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