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刁難、歧視、多方限制是誤區 農民工理應受到尊重
2005-02-20 13:05:37 來源:新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網2月20日電 春節回老家,在哈爾濱打工的同鄉馬丙文向記者訴說:『我不打算再到城裡打工了,因為我遇見的一些城裡人太自私、太不懂得尊重人了。』他舉例說:『有的居民明知道我在那裡彎腰撿垃圾袋,他們還是遠遠地把垃圾往我這裡一扔,爛菜、髒水濺我一身。一氣之下我就回來了,保潔的活兒也給他們「撂挑子」了。』

    和其他民工聊天,他們中很多人都有與馬丙文相似的經歷或感受。在浙江打工的農民崔耀輝說:『一次到醫院看病,排隊掛號,輪到我了,醫生卻讓後邊穿西裝的人先來,理由是「他們民工時間有的是,等等怕啥!」』還有不少農民工反映,在求職時被人歧視、上街時被責罵訓斥是常事,見怪不怪了。

    由於從事的工作特點和常年的生活習慣,在人們的印象中,『滿身汗味、灰頭土臉』,一度是農民工的形象。一些城裡人錯誤地認為,自己生活優越,而農民工文化素質差、又髒又窮,低人一等,因而對進城務工的農民橫加刁難、百般歧視、多方限制。這是陷入了誤區。

    這些城裡人要換位思考,設身處地想想農民工的心理感受。農民工們都是滿懷著希望來到陌生的城市打工謀生的,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進城的唯一目的就是憑力氣掙點錢。他們從事著建房蓋樓、清掃垃圾、端盤洗碗、小區保安等城裡人不願乾的髒活累活苦活。正是他們的辛勤勞動,給城市建設帶來了日新月異的變化,也保證了眾多的機關、企事業單位的正常高效運轉,更給了千千萬萬城市家庭的衣食住行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很難想像,如今的城市,如果離開了農民工的辛勤勞動,會是一幅什麼圖景。今年春節期間,各地出現的『民工荒』、『保姆荒』,實實在在讓城裡人受了一把『憋』,就是一個例子。想一想農民工的巨大貢獻,城裡人還有什麼理由對他們百般挑剔、白眼相加?農村富餘勞動力進城務工就業是工業化與現代化的必然趨勢。今後,將會有更多的農村富餘勞動力進入城市,但如果城裡人在觀念和感情上仍在歧視農民工,那麼嚴重的『民工荒』也許會在更多的地方出現。徹底消除城鄉鴻溝,需要逐步破解城鄉分割的二元體制,但是,面對那些辛勤勞作的農民工,從心理上消除對他們的歧視、尊重他們的勞動和人格,給予他們更多的理解與關愛,是城裡人的應有態度。

    又到了農民工大量進城的時節,但願他們在邁入城市時,少遭受一些白眼,多受到一些尊重,使他們底氣更足、步履更輕松。

責任編輯:張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