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1日電 春節剛過,在饒河四排赫哲族鄉,記者見到了惟一一個研究樺樹皮工藝的赫哲民間藝人付佔祥,他為了不讓傳統的民間藝術失傳,四處奔波,尋找合作伙伴……
付佔祥告訴記者:受傳統漁獵生活的影響,長期以來,赫哲人所需的生活用品都是用樺樹皮來制作的。而今,在黨和政府的關心扶持下,赫哲人也由原始的漁獵生活步入了現代文明,不再使用樺樹皮和獸骨制作工藝品。前些年,四排赫哲族鄉只有赫哲族民間藝人尤連仲進行創作,他只用一把雕刀便把樺樹皮、樺木等雕刻成樺皮船、樺皮箱等家庭器皿。20年間他制作了樺皮船、箱和斗笠等100多種共上千件工藝品。這些工藝品做工精細,樺樹皮自然紋理巧妙安排構成的花鳥魚獸等圖案天然渾成。這些留下赫哲民族生產生活印記的藝術品具有濃厚的原始文化特征,除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民族文化宮、黑龍江省博物館收藏外,還漂洋過海到日本和加拿大等國家展出。兩年前,尤連仲老藝人過世。曾當過鄉文化站站長的付佔祥,為了使傳統樺樹皮制作工藝不失傳,開始對樺樹皮制作工藝進行研究和開發,制作了赫哲人狩獵、婚嫁等系列作品,先後被一些地方收藏,部分作品也走進了市場。他說:『鄉裡只有我在接觸樺樹皮工藝,但因種種原因,我已經一年多沒有開發制作了。』 如今,樺樹皮工藝將面臨失傳,作品寥寥無幾。究其原因,四排赫哲族鄉黨委書記王成說:『主要原因是制作出來的樺樹皮工藝品沒有打開市場,只有收藏的價值,再說,為保護生態環境,這種傳統的工藝就很少有人問津了。為讓傳統的民間文化重新煥發生機,讓更多的人了解赫哲族的歷史,如今,鄉裡正在積極的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