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光污染漸成健康殺手 政協委員提出:制定標准預防光污染
2005-02-21 09:16:18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2月21日電 寒假期間,各類眼科醫院和配鏡中心門庭若市,患者以學生居多。前不久,哈爾濱市『新世紀十佳優秀建築』評選結果揭曉,一些優秀建築脫穎而出。這兩種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情景,被『光污染』聯系在了一起。

    有人提出,這次優秀建築的評選沒有考慮到一種長期被忽視的污染———『光污染』,『而這一污染源將會成為21世紀的又一環境殺手,我們的孩子近視率始終居高不下,一定程度也是拜其所賜』。

    在國外生活多年的省政協委員馮洪濱對此有所研究。他說,國際上一般將光污染分成3類,即白亮污染、人工白晝和彩光污染。『我們的很多建築物都明顯屬於白亮污染范疇。即在陽光照射強烈時,城市裡建築物的玻璃幕牆和各種涂料等裝飾反射光線,對人視覺造成強刺激。』

    哈醫大一院眼科醫院視光學中心胡琦教授介紹,光污染正嚴重損害著人們的眼睛。長時間在白色光亮污染環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視網膜和虹膜都會受到程度不同的損害,視力急劇下降,資料顯示白內障的發病率高達45%。同時,還會使人頭昏心煩,甚至產生失眠、食欲下降、情緒低落、身體乏力等類似神經衰弱的癥狀。

    一直以來,人們關注水污染、大氣污染、噪聲污染等,並采取措施大力整治,但對光污染卻重視不夠。據統計,我國高中生近視率達60%以上,居世界第二位。有專家認為,近視的主要形成原因是視覺環境,而不是通常所認為的僅僅和用眼習慣及遺傳有關。據介紹,視覺環境中的光污染大致可分為三種:一是室外視環境污染,如建築物外牆;二是室內視環境污染,如室內裝修、室內不良的光色環境等;三是局部視環境污染,如書簿紙張、某些工業產品等。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日常生活中的建築和室內裝修采用鏡面、瓷磚和白粉牆日益增多,人們幾乎使自己處於一個『強光弱色』的『人造視環境』中。

    目前,很少有人認識到光污染的危害。據科學測定:一般白粉牆的光反射系數為69%-80%,鏡面玻璃的光反射系數為82%-88%,特別光滑的粉牆和潔白的書簿紙張的光反射系數高達90%,比草地、森林或毛面裝飾物面高10倍左右,這個數值大大超過了人體所能承受的生理適應范圍,構成了現代新的污染源。關注視覺污染,改善視覺環境,已經刻不容緩。

    馮洪濱談到,在倡導大眾充分利用光能源的同時,不應忽略光污染給城市人帶來的危害,給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對光污染要實施預防為主,制訂標准為輔,並采取在明亮的不鏽鋼廳頂和玻璃幕牆、釉面磚牆、磨光大理石的外表刷上一層清漆,以降低光污染危害的措施。』

責任編輯:朱丹鈺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