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1日電 2004年,七臺河市財政收支指標實現了『五大』歷史性跨越。
據七臺河人民政府網站消息,全市全口徑財政收入達7.9億元,可比口徑同比增收2.7億元,增長51.3%;全市一般預算收入達3.6億元,可比口徑同比增收1.1億元,增長42.1%。市直全口徑財政收入突破4億元,同比增收1.4億元,增長50.1%;市直一般預算收入突破2億元,同比增收5690元,增長39.2%;市直一般預算支出突破8個億,接近9個億,同比增支1.6億元,增長22.8%,再創歷史新高。
在支出方面,各項重點支出得到了有力保證。注重統籌協調。在確保行政事業單位職工工資及時、足額發放的基礎上,保證了農業、教育、科學等各重點支出按法定比例增長和各級政權機構的正常運轉,全年農業、教育、科技支出和社會保障支出分別增長46.4%、11.2%、29.9%和34.4%。注重培植財源。加大了對重點民營企業的財政資金扶持力度,全年兌現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優惠政策資金6927萬元,並支持企業發展,為企業修路、建橋投入財政資金1100萬元,改善了制約企業發展的交通狀況,創建優良的投資環境,促進了民營企業的快速發展。注重以人為本。著力解決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在增加農民收入方面,通過免征農業稅,使農民減負2985萬元,通過發放糧食直補補貼,使農民直接受益2950萬元。並投入財政資金4000多萬元用於機電廠小區搬遷,切實解決當地居民受工業污染影響正常居住的實際困難。加大對教育投入。全年教育項目投入1799萬元,其中投入40萬元資助就學困難的特困學生,投入758萬元新建市六中、五小教育樓,投入841萬元對全市11所農村中小學校危房進行改造,並安排200萬元用於農村中小學明火爐改造,有效改善了農村中小學教學條件,結束了七臺河市農村中小學用明火爐取暖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