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2月21日電 兩會上,三農、城建、教育、交通等問題成為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焦點,與會者紛紛為政府建言獻策。
交通:下調公交車收費標准
郭成彬代表建議:盡快取消道外——松花江大橋的收費站,緩解松花江公路橋的壓力;增設松花江公路江南至呼蘭段的客運公交線2-3條,增加80、85、88、118、54、郊區6路營運車輛,整合規范這幾條小巴士的路徑,同時加強江上渡船的安全管理;下調公交汽車規范裡程收費標准;加快松花江二橋和過江隧道的建設步伐,選擇合理的地方再規劃建一座公路三橋。
路慶義代表建議:架高安發橋,使安發橋與撫順街、安國街道口同新陽路道口一樣,全部改成高架直通上海路;對撫順街、民安街進行改造,拓寬機動車行駛路面。
清冰雪:建立管理和處罰機制
趙宏濤代表建議:要建立管理與處罰的良性機制,在法規上要有強制的措施。建議政府投入資金支持,同時對具有經營性質的車輛收取一定比例的費用,用此項費用扶持清冰雪市場化的進程。
趙會宇委員提出:在現有條件下,如再出現連續低溫降雪,應該調動全市的清雪隊伍,全力突擊市區的主要交通樞紐路段。應建立重點路段檔案,建立雪警等級、完善應急機制,提高工作效率。加大投入,提高全市主要乾道的路況等級。只有這樣,纔能引進先進的清雪車進行機械化作業。在關鍵地段鋪設地熱除雪裝置,由政府出資研制開發新型的無污染的清雪劑。
教育:監管教育的轉移支付資金
趙中昌代表建議:對省、國家級貧困縣的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建議市政府取消匹配資金的要求,變匹配投入為政府直接投入,加速哈市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進程。
楊青、王玉麗委員提出:哈市審計部門要加大對縣(市)農村教育公用經費,特別是對教育轉移支付資金使用情況的審計,並定期向社會公布。財政部門要加大對縣(市)用於教育的轉移支付資金的監督管理。實行義務教育公用經費縣級教育部門統一管理,並嚴格執行預算管理制度。要監管縣(市)將農村義務教育經費全額納入財政預算,並按省政府制定的中小學生平均標准及時撥付公用經費。要監管縣(市)用於教育的轉移支付資金是否足額撥付到位。要設立教育公用經費專戶。要建立和完善教育轉移支付資金的管理使用和監督機制,以確保農村義務教育學校的正常運轉。
三農問題:建立農民進城就業的服務體系
劉福芹代表建議:促進農民進城就業應解決制約農民進城就業的體制和機制問題,建立統籌城鄉就業的管理體制,推進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和平等就業制度建設,建立健全農民進城就業的服務體系,加強進城農民的職業技能培訓,建立適合進城農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加強對進城就業農民合法權益的保護。
民建哈爾濱市委員會委員們提出:各級政府要把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切入點,要成立『勞務輸出辦公室』,『勞務輸出公司』等中介組織;要搞好農民宣傳教育,引導農民工樹立闖市場求效益的發展觀念;要搞好維權服務,保障農民工的權益,重點是保護外出務工農民的土地承包權,加大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和督促企業簽訂勞動合同的力度,建立農民工的大病或疾病住院保障機制,為農民工建立相應的社會救援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