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2日電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公益事業的熱情逐年提昇。記者從哈市紅十字中心血站了解到,春節長假期間,市民獻血熱情高漲,但由於長假期間人們飲食多以大魚大肉和酒類為主,正常的飲食結構發生改變,再加熬夜等情形,導致血液各項指標發生改變,1000餘名市民在要求無償獻血時,由於血質不達標而被婉拒。
今年42歲的張先生平日工作較忙,很少有時間與家人團聚。終於盼到春節的七天長假,從初一開始,張先生就和家人走親訪友,每到一家,自然都少不了好酒好菜盛情款待。2月12日(初四),張先生與家人來到南崗區商場購物,當走到建設街步行街時,看到別具一格的獻血屋,一直想獻血而沒有時間的張先生興致勃勃地走進了屋。然而,當醫務人員為其做完血液化驗後,卻顯示血液中的轉氨?超標,不符合國家規定的標准指標。經過諮詢,張先生纔得知在過節期間由於酒肉不斷,沒有控制飲食,導致血質不合格。
據哈市紅十字中心血站血源管理辦公室主任張群成介紹,從2月9日(初一)截止到今天,共計13天中,哈市分布的7處獻血網點共接待了准備無償獻血的市民2400餘名,但由於春節期間人們飲食結構和作息時間發生改變,影響血質,約有一半市民因血質不達標而被婉拒。根據國家有關部門對血液管理的規定,在接受無償獻血者的血液前,必須進行全面嚴格檢測,各項指標均需達到國家要求。由於魚肉蛋奶、豆制品及酒精極易影響血液中的各項指標,所以獻血者在獻血前24小時內要禁食上述食品。此外,過度勞累及熬夜等情形也會使血液中的指標出現波動,影響無償獻血活動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