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建議零售價標牌價形同虛設 春節購物隱形價格欺詐泛濫
2005-02-22 13:40:51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2月22日電 春節期間是哈爾濱市各大商家集中促銷的黃金時段,很多商家也借機在價格標簽上大做文章,提高原價再打折已經是商界公開的秘密,而『建議零售價』也當之無愧地成為誤導消費者的價格欺詐手段。

    連日來,記者不斷接到在春節期間購物後發現價格欺詐的投訴。哈爾濱市南崗區消費者劉女士反映,春節前她在南崗區一商場購買了某品牌的兩件新衣服,當時標價為350元,打8折後280元購買,但春節過後,她又去商場逛發現那件衣服標價就是280元,但是不打折。這讓劉女士很惱火,如果不是看那件衣服打折她可能就不會買,不過幸好還沒繼續打折。

    據哈爾濱市某商場的有關管理人員透露,這種抬高原價虛假打折的現象在商場、超市內都很普遍,這主要是為了迎合消費者不打折不買的消費心理,尤其是在春節期間銷售旺季,這是擴大銷售額的有效手段。一些以個體商戶為主的商場,往往是以建議零售價、標牌價為幌子欺詐消費者。一般建議零售價、標牌價要高於商家標注的零售價,有些甚至高出兩倍以上,因此實際銷售價格即使打到5折以下依然有利可圖。

    據黑龍江省消費者協會有關人士介紹,建議零售價雖貌似明碼標價,但標價虛高,不符合實際,涉嫌誤導消費者。建議零售價本來是廠家為了防止商家漫天要價,增加商品價格透明度的手段。但一些廠家為了促銷商品,有意將建議零售價定得很高,使其成為廠商聯手蒙蔽消費者的手段。

    記者從省物價部門了解到,國家出臺的有關價格法規中,至今還沒有建議零售價這個概念,因此廠家和商家便在這方面大做文章。建議零售價如何定也沒有一個標准,廠家漫天標價,所以最終演繹成廠商聯合欺騙消費者的手段。

    據業內人士介紹,相對於商家給消費者的讓利來說,商家從廠家那裡得到的實惠更大。一件衣服,多的可以淨掙上百元,最差的也能掙二三十塊錢。經銷商從廠家進貨,一般是3折左右,有些甚至打到2折以下。在批發市場,批發一般是4?5折,零售則是6?8折。因此建議零售價、標牌價的利潤空間很大。

    正常情況下,建議零售價的制訂應有一套嚴格、科學的程序和方法,它是廠家根據產品的成本、質量、銷量和品牌、技術含量的價值,同時權衡考慮商家應得的利潤和消費者的承受能力,按一定的公式套算而得出的。但受利益驅動,少數廠家為招徠更多的批發商和零售商,有意把標牌價定高,讓商家感到利潤豐厚。同時,商家還可以利用那些實力較強、名氣較大的生產廠家的信譽度來吸引消費者,從而使建議零售價出現了無序和泛濫。由於價格法規定的價格欺詐行為中,沒有列入建議零售價,廠商也借機鑽了法律的空子。

    有業內人士指出,差額懸殊的價格,擾亂了整個市場秩序,受害的不僅是消費者,還包括那些正規廠商。工商和物價等管理部門應加大監管力度規范市場。

責任編輯:朱丹鈺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