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3日電 完成對三精制藥(600829.SH,原『天鵝股份』)資產重組完畢後的5個月之後,哈藥集團通過受讓股權終於坐上了三精制藥第一大股東的頭把交椅。至此,哈藥集團也終於全部完成對旗下三精醫藥公司的借殼上市。
搜狐網援引第一財經日報報道,在23日,三精制藥發布公告稱,接公司股東哈爾濱建築材料工業(集團)公司(下稱『建材集團』)的通知,國務院國資委於2005年2月7日對建材集團持有公司國有股權轉讓的有關問題作出批復,同意建材集團將其持有公司的6291.29萬股股權轉讓給哈藥集團。本次股份轉讓完成後,哈藥集團將持有公司17811.29萬股股權,佔總股本的46.07%,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而原大股東建材集團持有11115萬股股權,佔總股本的28.75%,退居第二大股東。
哈藥集團對三精制藥的重組計劃由來已久,歷經先重組、再介入、最後控股的三個階段。
三精制藥的前身是哈爾濱天鵝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水泥的上市公司,由於近年業績不佳大股東建材集團早有售出之意。巧合的是,哈藥對旗下的三精制藥公司也早有上市打算。自2002年起,哈藥集團總部就要求三精制藥公司設法引進3到5名境內或境外股東,將三精制藥改制成股份公司,只不過由於戰略股東的引進方面出現問題,上市計劃一直被擱置。此次,哈藥集團與建材集團一拍即合。
而在確認借殼目標後,哈藥集團並沒有急於介入,而是率先對原天鵝股份進行重組。2003年11月,原天鵝股份以其合法擁有的哈爾濱水泥廠的主體資產作為出資,與原大股東建材集團合資設立哈爾濱水泥有限公司(下稱『哈水泥』),注冊資本為27648萬元。在哈水泥設立之後,將其95.38%的權益以及天鵝股份部分資產一並出售給建材集團,然後再將天鵝股份其他水泥資產和部分非水泥資產作為出資,單方面向哈水泥增資,增資完成後,哈水泥的注冊資本增加至52604萬元,其中天鵝股份持有47.96%股權。同時,公司以出售哈水泥股權獲得的26372萬元現金、出售其部分資產所得的現金2207萬元及部分自有資金合計3.48億元,收購哈藥集團旗下三精制藥有限公司60%股權。
上述包括收購三精醫藥60%股權的工作於2004年9月末正式完成,由此天鵝股份正式更名為『三精制藥』,主營業務也由原來的水泥生產變更為醫藥制造和銷售。
完成旗下三精醫藥公司的借殼上市之後,哈藥集團也正式開始對其的控股之旅。2003年11月18日,哈藥集團首次介入重組後的三精制藥,以超過2億元的成本從建材集團處受讓7680萬股(佔當時總股本的29.8%),一舉躍為三精制藥的第二大股東。
歷盡千辛萬苦,只參股三精制藥顯然不是哈藥集團所意,在上次受讓股權事隔一年多之後,哈藥集團此次果然再度卷土重來。
『哈藥集團雖然已成為第一大股東,但由於還不是絕對控股,後市不排除哈藥集團繼續收購股權的可能。』大通證券的張華表示,目前三精制藥的原第一大股東建材集團還持有28.75%的股權,由於其主營與醫藥相差甚遠,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講,也為哈藥集團繼續收購三精醫藥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