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雙鴨山傾力打造生態城
2005-02-23 16:16:03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23日電 城在山中,林在城中。雙鴨山市城區百姓夢寐以求的在山水生態城中生活夢想,如今正在一步一步地成為現實

    大手筆清除污染源

    依法治理工業污染源。2004年初,市政府向吉雙鐵合金、永興煤化工、金龍電石等六家污染嚴重企業下發限期治理決定,市環保部門全程跟蹤服務。對態度消極的企業進行曝光,通過輿論監督等方式敦促企業堅決治理污染,去年這些企業共投入資金990多萬元進行治污改造,僅年截流各類排放粉塵一項就達2600餘噸。其中吉雙鐵合金公司投入資金620萬元引進2套環保設備,現已投入使用,每年可減少粉塵排放達2000噸。

    搬遷41家揚塵煤廠。煤城雙鴨山,由於歷史原因,形成了城市圍煤而建的不利格局。這些煤廠沿鐵路線分布,且位居城市上風向,佔據市中心區黃金地段,無環保審批手續,作業無防揚塵措施,百姓叫苦不迭。為了治理這些污染源,該市決心啟動『煤廠搬遷』工程。充分利用已破產的嶺東煤礦原有鐵路,為這些企業選定了新址,並制定了搬遷政策。市環保部門全程跟蹤服務,嚴防二次污染。

    與此同時,對確定搬遷的企業,采取政策扶持、法律引導等方法推進,整個搬遷工作預計今年5月份結束。政府對這些搬遷的企業舊址,則通過盤活、置換等市場化運作方法進行改造,努力實現政府、企業、百姓『多贏』。

    上項目建設與環保同步

    『四個不批』,堅決堵住新污染源。『四個不批』即國家明令禁止建設的項目不批;布局不合理的不批;增加污染總量無法平衡的不批;污染治理技術方案和措施不可行的不批。去年已把兩個會造成環境污染的億元招商項目拒之門外。有人估算,這二個上億元項目若上馬,年可為雙鴨山帶來近千萬的稅收回報,還可實現一大批待業人員再就業。然而,雙鴨山人的回答是:『我們希望通過招商上項目,但絕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

    強力推行的『環境評議』和『三同時』環保制度。市環保局還用與企業簽訂責任狀的方法,保證企業環保設施與主體工程建設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有效地防止了新污染源的產生。據統計,全市新上項目已經進入或完成環境評價的項目有142個,是近5年的總和。

    科學經營城市,解決城市垃圾困擾。去年,雙鴨山市爭取開發銀行貸款和國債資金,建設垃圾處理項目。這項總投資7700萬元建設的城市基礎設施工程,可日處理垃圾847噸。待投入使用後,其服務范圍可輻射雙鴨山市四區及集賢縣城區。此外,興建醫療垃圾焚燒工程項目的650萬資金也將到位,預計明年該市還可形成日處理3噸醫療垃圾的能力。

    廢變寶發展循環經濟

    雙鴨山市區內有24萬噸的煤矸石和22萬噸的粉煤灰,不僅佔用了城市有限的土地、影響市容,還是一個大污染源。雙鴨山市為了變『廢』為寶,在矸石電廠總投資2200萬元,上『一爐兩燒』項目,既解決發電,又實現利用剩餘物生產水泥。預計2005年8月可投入運行。該項目達產達效後,在全部消化利用當年產生的粉煤灰和灰渣的基礎上,還可逐步『吃掉』原有的粉煤灰和灰渣。

責任編輯:朱丹鈺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