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3日電(記者 雷蕾)在互聯網行業興起的時候,有一批中國的企業家和創業者,他們建立起產權非常清晰的有一些技術含量的公司。他們背後都有風險投資的支持,當他們在納斯達克上市之後,這些人一夜之間變成了著名的企業家,財富的代表,也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今天,中國企業家論壇第五屆年會舉行分論壇,UT斯達康總裁兼CEO吳鷹、北京空中信使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裁楊寧、靈通網CTO葉忻,搜狐網CEO張朝陽這四位在互聯網和通訊應用領域掘金的四位商屆精英講述了各自在美國上市的酸辣苦。
UT斯達康總裁兼CEO吳鷹:股東永遠是對的
吳鷹說,我們是2000年3月3號上市的,那時候我們前一年的營業額是將近3.6億美金,相當於現在一個半月的營業額。18元錢的發行價當天漲到68元,每股漲了50塊,那時候有這麼瘋狂的價格。今年我們的營業額是41億美金,但是我們昨天的股價不到14塊錢,還沒有當時的發行價格高。這裡面有各種原因,但投資者永遠是對的,股東永遠是對的,跟他爭沒有任何意思,跟他爭你的股票就跌,畢竟你的小命捏在他手裡。經常有投資人打電話來問我們怎麼買股票。有一次,一個股民從紐約打電話來問股票跌了是問題。我們小心翼翼地回答,問他有多少股?股民回答說有50股。
吳鷹說,做了上市公司確實有很多麻煩的地方,如果公司規模不夠大的話,真應該考慮考慮上市是不是一個很好的出路。現在上市的成本很高,還要考慮投資人的折磨你是不是能夠忍受得住。2000年上市之後五月份,當時對小靈通信息產業部有一個審查,不能上,我們一天股票下跌了20億人民幣,壓力確實很大。我想了想也沒辦法,跌了也不能把它弄回來。我們今年的營業額40億美金,每年營業額很大,很多分析師用各種數據對比,運營商的數據、供貨商的數據,還有自己的數據做一些分析,有道理的你可以接受,有些是沒道理的評價,你覺得很難受,但還是要忍受。
北京空中信使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裁楊寧:上市經歷至今難忘
楊寧說,在美國上市有很多困難,包括忍受煎熬等等。在中國很多企業覺得上市很好,圈了一大筆錢,好像上市拿的錢都是我個人的一樣的。其實在美國上市拿到的這筆錢根本不是你的,這筆錢是公司的,為什麼?美國有非常縝密的證監會。證監會是老大哥,看著上市公司,使他們不敢把圈來的錢放進自己兜裡。我們上市經歷的這幾個月對我來說也是非常難忘的日子。美國人不太講請客吃飯,搞關系人家也不會因為我請吃頓飯而照顧。提交證監會之後你完全不知道美國證監會會怎麼樣來對你進行審批。我們當時提交以後還算好,那時候提交上市的申請表不是太多,美國證監會給我們發上市意見。150條算不算多?我們一聽傻眼了,一般100條或者100條以內,看起來要麼是我們准備得不足,要麼就是撞上了特別嚴格的美國證監會官員。我覺得我們是遇到了後者,我們接到美國證監會的意見之後,我們內部的財務人員、律師、管理團隊,整個進入加班狀態,我們花了幾天時間,不吃不睡根據證監會的意見進行了修改,反饋回去。第二次好很多,50條意見,一下子減掉了一百條。
『盡管組織上市不是那麼容易,但是我覺得有條件的公司還是應該上市。』楊寧最後說。
搜狐網CEO張朝陽:搜狐最嚴寒的冬天已經過去
張朝陽說,上市三四年來酸甜苦辣,我們不後悔上市,感謝上市,沒有上市就沒有那麼多的資金讓我們能夠度過互聯網的寒冬,我們也經過一次特別寒冷的冬天,有夏天也有春天,現在稍微有點寒冷,但還不是特別冷。上市整體上有好處,因為有充足的資金,同時給管理層一個特別明確的目標,每個季度都得來交成績單,這樣能把很多美好想象和幻想戳穿,而去做一些最基本務實的事情,這對於公司的文化是一個非常好的推動力。
張朝陽說,公司上市是一個成熟的標志,拿出去別人會信,有審計公司做得報表,另外省去了很多的廣告費,上市還是應該的。但是中國的企業到美國上市面臨一種尷尬,這種尷尬是歷史上從來沒發生過的。也許印度企業到美國上市,或者中東企業到美國上市也會遇到類似問題,但是那些都沒有被放大。我們到美國上市,我們的分析師也好,我們公司的CFO也好,董事會股東也好,完全按照一套美國思維,完全按照分析師的衡量方法,一整套把美國本土公司上市多少年形成的規則分析同樣套在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身上,這樣套經常會出問題。因為很多情況是以前整個金融體系認知和思維方法從來沒有接觸過的。了解很多就有信心,陌生就是沒有信心。導致西方投資人對中國的互聯網包括無線業務的企業沒有任何了解,打越洋電話過來了解你們在用什麼?這是不可能的。我們整天出去吃飯或者在出租車上問用誰的郵箱,用誰的搜索,最近看什麼新聞,這種東西是西方投資人感覺不到的,他們唯一能判斷的就是每個季度的報表。現在幾大門戶網站有大量的免費用戶,這些免費用戶並沒有變成當季度和下季度的收入,沒有變成就跟黑洞一樣,看不到物質,西方人拿著望遠鏡是看不到的。這些巨大的用戶群他們不知道,所以產生現在非常可笑的局面,纔產生可笑的局面,很多公司是被市值玩了一把。
靈通網CTO葉忻:怎麼對待負面意見是我們很大的挑戰
葉忻說:『你面臨著很大部分的投資者來自美國的問題,他們不了解中國的社會,也不了解中國這個地方,更不了解中國手機應用的情況。在美國很少用短信,手機就是用來打電話。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不斷給他們講為什麼這個市場是存在的,為什麼這個需求是存在的。上市解釋給美國投資人是一部分,等上市完畢之後,每個季度我們還要把收入匯報給華爾街,談很多很多我們業績當中的細節,包括哪些業務增長有新變化,有哪些新風險影響到我們。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對於中國國內的企業來講,披露在美國的要求非常非常高,包括我們相關的合作伙伴,如果合作伙伴在中間發生一些比較重要的變化,可能會影響到我們的收入。作為公司的管理層還有一個大家不太體會到的,雅虎有一個頻道,任何一個公司的股票在美國的納斯達克確定交易之後,在那都可以看到網民買了你的股票後的留言。任何一個CEO去那個BBS過後都會非常非常難過,因為美國的投資人非常非常嚴厲,尤其是你的股票做的不好的情況下,會有很多打擊人的話。還要給很多的董事會來解釋是怎麼回事。員工每天也會上網看,他們也會馬上問網上反映的這些信息是怎麼回事。美國納斯達克交流的方式是比較多元化的,各種各樣的觀點在裡面。這一方面使我們遇到很大的挑戰,就是怎麼對待負面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