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遠東農業開發潛力大:黑龍江對俄羅斯農業開發提速正當時
2005-02-24 09:15:25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24日電 一方是地廣人稀,耕地撂荒,一方是農業人口眾多,勞力剩餘;一方是市場潛力巨大,政策鼓勵引進,一方是農產品種類豐富,技術成熟……雙方的互補性,讓黑龍江省與俄羅斯遠東地區都伸出了農業合作的手。

    遠東農業開發潛力大

    2004年6月,中俄經貿高層論壇在哈爾濱正開得熱烈,俄羅斯猶太自治州政府副主席古列維奇在論壇上發出了熱情的邀約:我們非常希望廣泛采用中國技術工藝和在中國專家積極參與的情況下,發展農業生產,種植和加工大豆、蔬菜,生產肉類和肉制品。

    古列維奇的邀約發出了一個信號,其實,不僅僅是猶太自治州,與我們毗鄰的整個俄遠東地區農業開發均潛力巨大。據省農委調查,目前對俄境外農業開發可盡佔天時地利人和。

    首先看資源,主要包括濱海邊區、猶太自治州、哈巴羅夫斯克和阿穆爾州等十個聯邦主體的遠東地區是俄羅斯最大的農業主產區,但前蘇聯解體後由於農業投入不足,生產發展緩慢。人員外流嚴重,勞動力極度缺乏。農忙季節,手工作業人員缺少一半,機務人員缺少30%。大型農機具破損嚴重,50%以上超期運營,缺少中小型農機具。多數耕地被廢棄撂荒,遠東地區1/3的耕地多年閑置,其中濱海邊區有可墾荒地142萬公頃,30%的土地是土質肥沃的棄耕地,阿穆爾州棄耕地達130萬公頃。

    二看政策,俄羅斯的農業生產現狀,引起了俄政府高層的關注和重視。近年來,俄羅斯政府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外商投資農業開發的優惠政策。如地方政府有權將土地對外出租和調整土地租金,有的地方政府合作前期實行土地零租金政策,最低租金每公頃25盧布,折合人民幣7.14元,租賃期5 10年,最長延至49年。調整稅收政策,企業所得稅由35%降到24%,個人所得稅降為13%,農產品平均關稅已由25%降到20%。放寬勞務許可政策,勞務人員可以一次性辦理一年暫住證。實行寬松的貨幣匯兌政策,盧布可兌換美元和人民幣直接匯到國內。

    三看市場。由於俄遠東地區農業生產能力逐年下降,導致農產品市場需求矛盾日益突出。據了解,遠東地區糧食只能保證需求量的15%,每年缺口80萬噸;蔬菜只能滿足需求量的50%,每年缺口40萬噸;肉和肉制品自給率50%,每年缺口40萬噸;奶和奶制品自給率52%,每年缺口60萬噸;水果只能滿足需求量的20%,缺口40萬噸。飼料糧的缺口更大,大豆、玉米、小麥等飼料糧是長期需要的商品。目前俄羅斯市場的農產品大部分從國外進口,主要農產品市場價格常年居高不下。

    龍江農業在俄早有收獲

    2004年夏,記者曾赴俄采訪。從東寧出發,離開國境線,在去往俄烏蘇裡斯克的途中,路兩旁不時有一座座蔬菜大棚閃入眼簾。導游說,這些菜地都是咱們中國人種的。

    這片地的承包人、東寧人楊寶旺告訴記者,他在這裡種菜已是第四個年頭了。一開始也是給其他的同胞打工,去年自己承包了地,弄了13個大棚,種的全是俄羅斯人愛吃的甘藍、黃瓜、土豆等蔬菜。中國人種的蔬菜在市場上的行情很好。剛摘下的頂花帶刺兒的黃瓜能賣到五六十盧布一公斤(相當人民幣二三十元錢)。

    近年來,各級農委組織全省有實力的企業和農村種養大戶走出去,到俄邊境和腹地從事種植業、養殖業等農業綜合開發,取得了明顯成效。全省已有20多個市縣走出去,在俄建立境外規模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全省在俄從事農業種植、畜牧養殖、農產品加工、山產品采集等各種勞務人員累計達到3.4萬人次,個人最低年收入5000元,最高收入達10多萬元,人均創收1.2萬元,勞務總創收超4億元。除增加了農民收入外,大豆、玉米、水稻、蔬菜等主要農產品實現當地生產,就地銷售,規避了農產品對俄出口技術貿易壁壘的風險,降低了出口關稅,擴大了出口創匯。

    據省農委有關人士介紹,由於黑龍江省各級政府與遠東地區各州、區政府普遍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組織企業和農民在俄境內從事農業綜合開發,獲得了成功,不僅使俄當地資源得到有效開發利用,還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緩解了農產品消費需求。因此,遠東地區各級政府非常重視與我省農業合作,加強農業招商引資的願望十分迫切,承諾全力支持我省農業境外開發,提供一切便利條件。

    境外農業開發路咋走

    到俄羅斯搞農業境外開發,商機無限。然而,這機遇並非只為我省准備。近年來,韓國、日本等周邊國家和國內其他省市企業也瞄准了俄羅斯市場,紛紛到俄羅斯內地搞開發建設。黑龍江省這個先行者能否保持優勢?

    省農科院院長韓貴清在中俄經貿高層論壇上提出,推進對俄農業境外開發,要本著『政府搭臺,企業和農民唱戲』的原則,上規模,上水平,上標准,通過政策鼓勵、項目引導和提供服務等措施,加大『走出去』力度,堅持重點發展符合俄市場需求的綠色、有機和無公害的糧食、蔬菜、養殖和山特產品開發,確保農產品質量符合俄產地標准;充分發揮黑龍江省企業對俄合作的優勢,吸引國內沿海發達地區和國際有實力的大企業、大集團來我省,利用他們的資金、技術、管理優勢,走聯合開發的路子。

    據了解,省農委將對俄農業境外開發作為全省外向型農業的工作重點來抓,推動農民、企業、農產品、技術、設備和生產資料等全方位、多渠道、寬領域成建制地走出去。並加強指導和服務,集中抓好技術、政策和外語培訓。加強信息服務,將對俄農業境外開發情況納入全省農業信息網絡建設中,定期發布俄有關法律法規、農產品貿易、質量認證、進出口關稅和市場供求等相關信息,努力減少境外開發的風險。

    目前,黑龍江省提出對俄經貿合作戰略昇級,推進對俄農業境外開發也成為其主要內容之一。農業部還把黑龍江省兩個境外開發項目確定為遠東地區『中俄農業合作示范區』,示范區建設已列入國家對俄農業合作會談機制。

    黑龍江省農民在土地上的精耕細作,積累了大量的農業生產經驗,如何把技術優勢轉成產業優勢,對俄農業開發可以算是一個有益的嘗試。

責任編輯:朱丹鈺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