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農機作業合作社助力農民增收
2005-02-24 09:30:44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24日電 年前,克山縣北聯鎮新興村的高連志一算賬,2004年他家收入了1.8萬元,全家人樂得合不攏嘴。而2003年以前,他家的年均收入只有1500元。何以增收一萬多元?高連志笑著說:『自從村裡成立了農機作業合作社,我就將家裡的14.7畝地交給合作社統種統收,秋收時從地裡拿回的錢比以前多,我不僅不用為種地發愁了,還可以去外地打工掙錢。一年下來,收入成倍翻番!』

    高連志只是黑龍江省68個農機作業合作社中一名普通的受益者。2004年,黑龍江省加入合作社的11萬左右農民人均增收2899元。農機作業合作社組建兩年來,在黑龍江省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中顯示了強大的推動力。合作社采用大型農業機械作業,全面改善了黑龍江省農業生產條件,促進了農業向機械化、規模化、集約化經營的轉變,促進了糧食增產,使農民從土地中獲得更大的效益。合作社配備了大型農業機械1182臺套,為所在村80%的耕地實施了深松整地作業,打破了犁底層,建立了『土壤水庫』,提高了耕地抗御旱澇災害的能力。2004年,全省農機作業合作社種植大豆面積81萬畝,平均單產160公斤,比周邊村屯地塊單產提高10%%以上,總計增產糧食4000萬公斤,農民增收約合9600萬元。

    農機作業合作社大力推行標准化作業,促進了農業生產水平的提高,實現了農業田間生產機械化水平和農業生產效益的雙贏。合作社51%%的耕地連片耕作,最大連片面積在1萬畝以上,最小的地塊也在300畝以上,有力地促進了優質大豆產業帶的形成。大型農用機械規模作業,既促進了土地合理流轉,又轉移了勞動力。2004年,農機作業合作社實現了3萬餘勞動力的轉移,其中近2萬人外出務工,這些勞動力轉移帶來的經濟收入達到了1.5億元。

責任編輯:朱丹鈺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