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5日電 近年來,先後有三家新型股份制銀行落戶黑龍江省,今年還會有兩家進入哈爾濱市,而且外資銀行也有可能登陸.
商機無限 股份制銀行紛紛登陸
據來自人民銀行對哈爾濱市各銀行主要業務情況的統計,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哈爾濱分行開業四個多月後,各項存款17.5億元,各項貸款25億元,佔哈爾濱各銀行年初以來新增貸款投放的17%,居各家銀行第3位。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哈爾濱分行的業績,創造了東北地區銀行業的奇跡。
2002年11月,招商銀行哈爾濱分行正式開業。兩年時間,該行由創建初期的1個網點,發展到現在的7個營業網點和兩個自助銀行。截至2004年10月末,該行各項存款突破50億元大關,各項貸款達30億元。2004年還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授予全國『守合同重信用』企業稱號,成為黑龍江省首家獲此殊榮的金融企業。
據悉,目前哈爾濱市已有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和招商銀行兩家新型股份制銀行落戶,廣東發展銀行落戶大慶市,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和華夏銀行也計劃2005年挺進哈市。
對於這些新型股份制銀行高調進入黑龍江的理由,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哈爾濱分行行長姜韜分析認為,主要是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引資力度大,另一方面也是這些上市公司業務發展迅速、需要走向全國分布網點的考慮。『哈爾濱市正處於經濟轉型期,國有大型企業佔比高,相對來說客戶單一。但這恰好給了新型股份制銀行良好的市場發展空間,因為這些銀行更關注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的發展。』姜韜說。
而招商銀行選擇哈爾濱也有自己的道理:黑龍江自然資源正在逐步轉化為附加值較高的產品,石化、醫藥、汽車、機電、綠色食品等行業迅速崛起;東北老工業基地正在顯露出勃勃生機,黑龍江的經濟發展速度取得了較快的增長。此外,黑龍江省地處國家東北邊陲,邊貿資源又優勢明顯。
帶來新氣象形成新衝擊
據業內人士介紹,這些新型股份制銀行有其共同特征:都是上市公司;都是區域性銀行,發展規律都是從一個地方起步,業務發展迅速,資本市場充足,有後勁。
由於沒有歷史包袱,可直接面向市場,輕裝上陣,新型股份制銀行雖然成立不過是十幾年的時間,卻在三四年內迅速走向全國。這首先得益於新型股份制銀行良好的用人機制和激勵機制。浦發行員工的評價標准與傳統銀行不同,員工的工作業績與職位、薪酬緊密相聯,它體現了公司業務發展、客戶回報與員工的發展高度相關。而招商銀行哈爾濱分行則提出『專家治行』的辦行方針。在人力資源管理上,招商銀行行長和普通員工均實行勞動合同聘用制,雙向選擇,能進能出。
同時新型股份制銀行還有較強的創新能力。這些銀行誕生於國有銀行已經存在的前提下,因而其發展就更注重差異性的東西,而這恰是傳統銀行所欠缺的。以浦東發展銀行哈爾濱分行為例,全行70多名員工是從1400多名應聘者中勝出的,他們平均年齡不到31歲,卻有著豐富的業務經歷與崗位經歷,創新能力可想而知。
對於新型股份制銀行帶來的新氣象,光大銀行黑龍江分行公司業務部崔總經理認為,其它銀行要有危機感,要苦練內功。在當前,銀行之間的競爭已不局限在存貸業務方面,更主要的存在於新產品的研發上,比如光大銀行推出的因公因私理財產品。同時傳統的銀行在經營理念上要改變,要面對市場、分析市場,根據老百姓的需要,進行個性化的服務。
制約性因素束縛『手足』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對於進入哈爾濱市的新型股份制銀行來說,面臨一些共性的制約性問題。首先是來自自身經營層面的問題,比如營業網點的制約問題。作為外埠銀行在黑龍江省設置的一級分行,在本地如果不能在較短時間內形成有基本數量保證和布局半徑要求的營業網絡系統,其服務輻射和業務增長的限制是硬性的。目前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哈爾濱分行只有一個單點營業機構,即分行本部的營業部,這種條件下,分行啟動期的業務的短期『爆發效應』會很快達到一個極限。
其次是來自外部環境層面的制約。比之於幾大國有商業銀行和地方性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在某些政策的待遇上,處於一種邊緣地位。比較突出的問題是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由於財政性資金『集中支付管理』的相關政策規定,難以成為股份制銀行的存款,雖然很多單位對股份制銀行的服務表示認同並有合作意向。這種狀況無疑使相當大比例的社會資金和單位不能進入股份制銀行的經營和服務范圍,籌措資金渠道方面的限制,為這些銀行改善資金平衡狀況,提高信貸投入能力增加了難度。
傾情扶持『嬰兒』茁壯成長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哈爾濱分行行長姜韜說,『加快引進新型股份制商業銀行、外資銀行』這是黑龍江省、市政府的一個戰略思考,即通過加快金融結構的調整,促進地方經濟結構的調整,以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從這個角度出發,黑龍江省需要采取相應的配套措施。一是『適應經濟結構調整要求,加速改善黑龍江省金融結構』的戰略高度,來定位引進和扶持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外資銀行的問題。從『長三角』、『珠三角』這樣的發達地區新型股份制銀行、外資銀行的蓬勃發展可以看見這種經濟結構與金融結構發展的互動,從近年一些欠發達地區如遼寧、陝西、河南、山西等地看,股份制銀行也迅速在當地金融結構中,形成與『國』字號銀行的鼎足之勢,在本地經濟發展中發揮著更加重要作用。
已經『引入』本地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經營發展情況,將對後續同類銀行的進入選擇產生很大的示范效應。目前看,三家已經進入黑龍江省的新型股份制銀行廣東發展銀行大慶支行、深圳招商銀行哈爾濱分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哈爾濱分行的發展情況,基本上是二年左右貸款在30億水平,與相對可比的鄭州、陝西、沈陽、太原等地的同類銀行三年左右存貸款規模超百億的情況比,確實有明顯差距。業內人士說,太原市的股份制銀行的發展情況很值得思索和借鑒。太原主要經濟總量指標與哈爾濱市比有明顯的差距,但近年所有國內新型股份制商業銀行均在太原設立了一級分行,而且設立後經營發展都能處於本銀行系統各省級分行的領先位置。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除了銀行自身經營能力的差異,也與當地把新型股份制銀行視為『新經濟』要素,加大『引進—扶持—壯大』力度的一整套政策有關。
姜韜認為,在這樣的情形下,促進中小商業銀行間『櫃面通』業務合作,以形成中小銀行網點覆蓋不足的問題,目前已經有多個省、市施行,是相當成熟的模式。同時對行政、事業單位資金的銀行選擇上,建議給近年政府重點引入的新型股份制銀行一些機會。對股份制銀行由於信貸投放快速增長形成的資金缺口,按資金缺口的一定比例,由政府用可支配或有動員能力的資金,匹配相應額度的銀行存款,增加股份制銀行對當地的投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