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2月28日電 今年1月1日,商務部頒布實施了《美容美發業管理暫行辦法》,其中第十二條規定:『美容美發經營者在提供服務後,應當向消費者出具相應的消費憑證或服務單據。』
但近日記者在哈爾濱市一些美容美發店走訪後了解到,幾乎所有的美發店都不能出具收據、信譽卡等消費憑證。
不開收據已成慣例
連日來,記者在哈爾濱市南崗區、道裡區一些美容美發場所走訪時看到,從普通的男士理發,到高價的離子燙、染發,消費價格從5元、10元,到幾百元不等,幾乎所有的消費者都是交完錢就走人,沒有一個人要收據、信譽卡。
記者現場隨機采訪了5位消費者,他們均表示在理發店從來沒要過信譽卡。
一位常來美發店做頭發的年輕女性告訴記者,她幾乎每周都要進行頭發養護,而且經常燙發、染發、變換發型,每年花在美發上的錢至少有幾千元,但她也從來沒要過任何消費憑證。
據南崗區一家規模較大的美容美發中心經營者介紹,他從事美容美發行業已經3年多了,但從來沒有消費者要求開過收據,多年來在這個領域消費後不要收據已形成慣例。由於很少有顧客索要收據,他們也從未主動給顧客開過收據。當記者提到1月1日頒布實施的《美容美發業管理暫行辦法》時,他表示沒聽說過,還沒有接到有關部門的通知。
美容美發糾紛不斷
據國家有關部門的調查顯示,美容業即將成為繼房地產、汽車、旅游、電子通訊之後我國居民的第五大消費熱點。但由美容美發引起的相關服務糾紛也隨之增多。
記者從哈爾濱市消費者協會了解到,近年來,美容美發消費投訴逐年增多,不明碼標價、隨口報價、美容變毀容等成為美容美發業投訴的焦點。但由於在投訴過程中,缺乏信譽卡、收據等有關憑證,很多消費者只能乾吃啞巴虧。
近來,本報消費投訴熱線也經常接到消費者在美容美發時遇到的糾紛,有些美發店推出會員卡、貴賓卡,往往使用期限未到就先關門停業,讓消費者投訴無門;有些過敏發質的消費者使用染發劑過敏造成頭發脫落、皮膚過敏,消費者索賠找不到依據……
消費者要增強維權意識
據哈爾濱市某律師事務所的律師介紹,他們接到的美容美發造成人身傷害的案子也屢見不鮮,但由於缺少證據,往往很難打贏官司。
美容美發是兼有購買產品和接受服務的消費,經營者收款後有提供消費憑證或服務單據的義務,消費者付款後有取得消費憑證或服務單據的權利。如果沒有消費憑證或服務單據,一旦發生糾紛,消費者難以舉證,對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