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6日電題:大森林的女兒——記全國勞動模范、省級優秀共產黨員姜淑清
記者杜麗華
大海林林業局紅星經營所苗圃被譽為全國最佳苗圃。220畝育苗田裡生長著1200萬株苗木,每年可提供300多萬株造林種苗。在這裡有一位傑出的女性,用自己20多年的心血和汗水澆灌著這塊『森林調色板』,她就是苗圃主任、全國勞動模范、省級優秀共產黨員姜淑清。
姜淑清走路一瘸一瘸,戴著300度近視眼鏡。這位既文靜又柔弱的殘疾女性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但卻用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艱辛與執著譜寫著一曲動人的綠之歌。
她三歲時不幸患小兒麻痺癥,右腿肌肉嚴重萎縮。行動不便給她和大森林之間設下了一道殘酷的障礙,但也正是這種逆境,讓她對大森林的愛更加強烈,經歷的艱難培養了她自強不息、不服輸的性格。她說『只要正常人能乾的我都能乾!』
1979年12月,姜淑清接父親的班來到大海林林業局紅星經營所苗圃當工人。自從她來到苗圃,這裡生長著的價值千萬元的苗木就成了她生命的全部。22多年間,她的汗水和心血流淌在苗圃田裡,流淌在1200多萬株苗木的枝葉上。
每年五月份和九月份的霜凍會嚴重威脅幼苗,處理不好就會有大量的幼苗被凍死,就會造成幾萬甚至十幾萬元的損失。每當霜凍來臨時,姜淑清就天天夜裡陪氣象員一起值夜班,死看死守。5月24日凌晨,氣溫驟然降至零下4℃。剛出土的幼苗田面積太大,生火用煙熏來不及,噴防凍劑人手又不夠,姜淑清憑經驗果斷下令開啟抽水泵,接上水龍帶和噴頭,水解昇溫。可十幾分鍾後,水管裡的水被凍住了,姜淑清就和工人們一起用鐵錘砸,用鐵絲穿,當水管裡的冰被通開時,冰冷刺骨的水猛然從水管中噴射出來,把姜淑清從頭到腳澆了個透。苗木保住了,可她卻發了好幾天高燒。病中的姜淑清心裡十分欣慰,因為她和大家把凍害降到最低程度,為國家減少了21萬元損失。
人們常說『三春不如一秋忙』,而苗圃的工作是秋天忙春天更忙。在造林季節,只有30天的植樹時間,300多萬株成苗要掛漿、打包,幾百萬株的換床苗還要運出苗圃。姜淑清每天旱晨五點鍾就來到苗圃,現場開票,現場點驗,200多畝的苗田一天她不知要往返多少趟,一直忙到晚上八九點鍾纔能回家。由於長期過度勞累,姜淑清患上了嚴重的眩暈癥,經常昏倒在苗田裡,但她從沒在家臥床休息,而是在衛生所打完點滴就又一頭紮進苗田裡。
她帶領職工認真研究安排育苗生產,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工作之餘她還要抽時間去職工家中做思想政治工作。大家看到她同工人們一起在苗圃地裡摸爬滾打的殘疾身影時,感動地說:我們有這樣的主任,工資低些也甘心情願了』。
2004年林業局實施『綠色長廊』工程,經營所的任務多、戰線長、人力少。在這種情況下,姜淑清組織苗圃職工及家屬投入到大會戰中,她帶領職工群眾忘我工作。遇到地勢堅硬、石塊樹根多的地方,姜淑清總是搶著乾,她挖的穴個個質量都達標。她的這種乾勁深深打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在她的帶領下,保質保量地完成了上級下達的秋整地任務。
連續17年被林業局黨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連續5年被牡丹江林管局黨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連續14年被評為林業局先進生產者標兵;1993年被牡丹江林管局授予勞動模范;1996年被省森工總局授予育林功臣;1997年被森工總局授予勞動模范;1999年被授予省勞動模范;2000年被授予全國勞動模范……姜淑清用汗水換來了一串串榮譽。
姜淑清說她熱愛綠色,她說自己是大森林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