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實心粘土磚退出勢在必行 節能磚推廣哈爾濱遇難題
2005-03-07 13:24:44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呂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3月7日電 建設部部長汪光燾日前透露,我國建築能耗是相同氣候條件發達國家的2至3倍。副部長仇保興2月23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到2010年,全國新建建築爭取三分之一以上能夠達到綠色建築和節能建築的標准。第二個階段,到2020年,要通過進一步推廣綠色建築和節能建築,使全社會建築的總能耗能夠達到節能65%的總目標。

  近幾年來,建設系統積極推進建築節能工作,但一些地方采用新型牆體材料的只佔35%,作為主要建築材料的建築用磚,實心粘土磚面臨退出建築市場的局面。1995年,哈爾濱市政府94號令即明確規定:哈爾濱市從2003年12月31日開始,內環路以內停止使用實心粘土磚;從今年開始,二環路以內停止使用實心粘土磚;到今年6月30日,市區內全面停止使用實心粘土磚。

  粘土磚遭禁

  資料顯示,目前,我國牆體材料產品大部分是實心粘土磚。每年實心粘土磚產量高達7000多億塊,年實際毀田120萬畝,年生產耗能7000多萬噸標煤,加上實心粘土磚保溫隔熱性能差,年采暖和降溫耗能總量已超過1.2億噸標煤,兩者合計就佔全年能源消耗總量的15%以上,大力發展新型牆體材料以代替耗能高和毀田、佔地嚴重的實心粘土磚,已刻不容緩。

  來自市建委牆體改造辦的調查數字表明,哈爾濱市現有實心粘土磚生產企業121家,佔地1500萬平方米,年生產能力為33.8億塊,年用土量約200萬立方米,耗煤1.9萬噸。

  市建委一位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禁用實心粘土磚,全面使用新型牆體材料,確實是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好事。

  建築牆體『變身』

  實心粘土磚退出歷史舞臺,還有一個強制性因素:1995年,建設部修訂節能指標,要求建築物牆體必須達到50%的節能標准,而民用建築的維護結構、牆體屋面也須達到30%的節能標准。

  十年彈指已過,哈爾濱市實施狀況如何呢?市建委一位負責人介紹,按照城市規劃區『禁實』時間表的要求,他們確定新型牆體材料發展的重點為:承重牆體材料以非粘土磚、多孔磚、普通混凝土空心砌塊為重點;非承重牆體材料以輕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塊和各種輕質板材為主。節能建築結構體系則是在原有節能建築結構體系的基礎上,重點研究推廣外牆外保溫結構體系。

  紙上談兵容易,最難的是粘土實心磚廠的技改,這牽涉到資金、企業轉型、人員安置等一系列復雜的工作。哈市相關部門現已派員深入到有關牆材企業進行實地考察,對制磚企業進行分類排隊,分期進行技術改造,利用新型牆體材料專項基金,幫助部分條件成熟的制磚企業,完成了實心粘土磚生產線轉產粘土承重多孔磚的技術改造工作。

  這位負責人說,上述努力正在得到回報,自2002年《關於加強民用建築節能管理的通知》發布至今,全市已推廣節能建築1041萬平方米。

  節能材料呼之欲出

  哈爾濱市是地處我國最北部嚴寒地區的省會城市,采暖天數為176天,采暖期室外平均溫度為零下10℃,年最冷月平均氣溫為零下19.4℃。與沈陽、長春等東北城市相比,節能的任務更重一些。

  為了檢驗按照《民用建築節能設計標准(采暖居住建築部分)》設計的節能50%的住宅是否真正能夠達到節能標准的要求,市建委與哈爾濱工程大學的教授及研究人員進行合作,對哈市已竣工的兩棟有代表性的節能住宅,按照國家《采暖居住建築節能檢驗標准》,進行了建築節能現場檢測,證明對建築物采暖耗熱量指標的檢測方法基本可行,對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的檢測方法正確,基本滿足了節能50%的設計標准的要求。

  市建委專門下發了《關於實行民用建築節能認定管理的通知》,要求本市行政區域內新建、改建、擴建的采暖居住建築、旅游旅館建築及其附屬設施應進行民用建築節能檢測認定,既有建築應逐步對其圍護結構和采暖供熱系統進行節能改造。對符合民用建築節能要求的既有建築,市牆改建築節能辦公室應予以建築節能檢測認定。

  開發商『不感冒』

  禁用實心粘土磚,找到替代品,使建築牆體達到節能要求,就陶類混凝土而言,牆體節能達到30%的指標,厚度為30 35厘米,而如果達到節能50%的指標,則厚度達70厘米,必須要加厚牆體。牆體加厚,勢必要加大開發成本。

  記者走訪房產開發商時,幾乎眾口一辭地難以聽到正面評價。有開發商算了一筆賬:牆壁厚度加大,而有效的使用面積沒有改變,則開發成本要翻番;牆體的自重加大,對建築的基礎樁基的技術要求提高,又要往裡扔錢。

  有的開發商對此舉連帶而來的市場震蕩表示了懮慮。他分析說,目前,哈市每年新開工的建築在500萬平方米左右,其中住宅在300 350萬平方米,而70% 80%為多層結構商住房,眼下沒有替代多層建築的成本低的節能建築材料。如果按節能50%的指標測算,房屋的成本價格會提高一半以上。誰掏腰包堵這個『窟窿』?老百姓買賬嗎?在供熱福利制還沒有完全改變的情況下,建築節能與否,居民都要按固定的價格交納熱費,花高價買節能房缺乏積極性。

  還有的開發商認為,開發企業屬於市場化運作,節能材料的受益方為物業(供熱)部門,在新的《物業管理條例》實行後,要求開發企業與物業管理企業脫離,而建築的節能效益要通過幾個采暖期纔能顯現出來,受益方又不是開發企業,因此開發商對這種賠本賺吆喝的事情不熱衷是必然的。

  後盾:『新型牆材專項基金』

  市建委這位負責人為開發商釋疑解惑:淘汰實心粘土磚,使用新型牆體材料,對開發商來說,也並非一味地『虧』,國家早已出臺了『新型牆體專項基金制度』。

  2002年,財政部、國家經貿委規定,未使用新型牆體材料的建築工程,按照工程概算確定的建築面積以每平方米8元的標准繳納新型牆體材料專項基金,建設單位繳納,計入建安工程成本。除國務院、財政部規定外,任何地方、部門和單位不得擅自改變基金的征收對象、擴大征收范圍、提高征收標准或減、免、緩征。以上政策的出臺,充分說明了國家對限制實心粘土磚,推廣使用新型牆材的高度重視。

  征收牆改專項基金是調節實心粘土磚與新型牆體材料的價格差、限制實心粘土磚、推廣新型牆材的一項重要經濟手段。所征收的專項基金,主要用於支持新型牆材的發展,使用范圍包括:引進、新建、擴建、改造新型牆體材料生產線工程項目的貼息;新型牆體材料示范項目(含引進項目)和推廣應用試點工程的補貼;新型牆體材料的科研、新技術與新產品開發及推廣;發展新型牆體材料的宣傳;代征手續費和經地方同級財政部門批准與發展新型牆體材料有關的其他開支。

  所以,從長遠看,使用新型牆體材料,盈利是有保障的。

  出路:科研先行市場化運作

  當然,牆體變身面臨的問題很多,尤其是禁用粘土磚後,承重性能好的材料保溫節能性能差,保溫性能好的承重較弱。現有的單一材料並不能達到節能50%的目標,新的替代材料還沒有現身。

  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哈市已經根據實際情況,展開了強有力的動作。2004年通過鑒定的粉煤灰燒結磚正在進入中期測試,已通過了節能30%的測試。他們還成立了以哈爾濱工業大學等高校、科研單位為主的專家顧問組,已完成了多項科研課題,為哈市『禁實』後實心粘土磚替代產品及建築節能體系的研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示范工程建設也進展良好。節能65%示范工程樂松小區購物廣場節能開發項目被列為建設部科技項目計劃———『技術開發項目』。該項目將引進美國LEED節能環保認證體系,力爭成為我國第一批申報『國際綠色建築』的項目。據悉,該項目目前已竣工,正准備進行建築節能檢測。

  前景:新建築將成『環保節能』代名詞

  資料顯示,目前,歐美國家的新型牆體材料約佔牆體材料總量的95%左右;而我國實心粘土磚則佔了牆體材料總量的70%左右,我們沒有任何理由不急起直追。

  哈市就此編制了『十五』計劃和2015年規劃,確定哈市的發展目標為:到今年,民用建築全面執行節能50%的《民用建築節能設計標准哈爾濱地區實施細則》(采暖居住建築部分)的規定。新型牆體材料的產量佔牆體材料總產量的比例,市區內達到80%;到2015年,民用建築有計劃地做好實施節能65%的設計標准的准備,實施按戶計量收費和分室調控室溫。新型牆體材料的產量佔牆體材料總量的比例市區內達到98%,新型牆體材料應用比例市區內達到100%。

  由此可見,新建築必須具備『環保節能』功能的進程已經不可逆轉,綠色、節能建築淨化和美化著我們的城市。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