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1日電 10日下午,作為黑龍江省先進性教育活動一項重要內容的全省農業和工業經濟形勢報告會在哈爾濱召開。省委副書記、省委先進性教育活動領導小組副組長周同戰主持並講話。講話中他強調,在接下來的先進性教育活動中,要做到認清發展形勢、結合工作實際,把我省的先進性教育活動引向深入。省委常委、省國資委黨委書記、省委先進性教育活動領導小組副組長劉海生出席報告會。副省長申立國、劉海生分別作農業及工業經濟形勢報告。
報告會上,副省長申立國首先作全省農業及農村經濟形勢報告。在報告中,申立國用『農業和農村經濟出現多年少有的好形勢、農村經濟發展仍處於艱難爬坡階段、農業和農村經濟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和加快農村經濟發展還需做長期艱苦努力』四句話概括了黑龍江省當前的農業和農村經濟形勢。
申立國指出,過去的一年,由於政策調動、價格拉動、乾群努力和氣候條件適宜等諸多方面的原因,我省的糧食產量有了大幅度增長,農民的收入也有了大幅提高,進而促進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同時,我省的農業結構得到優化,農村財稅體制等方面的改革進一步深化,農村社會事業取得新的進展,縣域經濟呈現加快發展的勢頭。
在列舉黑龍江省農業及農村經濟出現的好形勢後,申立國提醒人們,當前,由於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高、農民增收的基礎不穩、農民科技文化素質不高、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滯後、制約農村發展的體制性障礙依然存在、農業投入的穩定增長機制沒有建立和農產品國際化競爭加劇等方面的原因,黑龍江省保持糧食持續增產、農民持續增收的壓力還很大。
雖然有眾多不利因素,但申立國指出,黑龍江省農業和農村經濟仍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他指出,國家對『三農』的扶持力度逐步加大,為黑龍江省的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政策環境;農產品市場供求關系發生新的變化,為黑龍江省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黑龍江省農業和農產品資源優勢已顯現,為招商引資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為農村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提供了條件;農民生產積極性高漲,為黑龍江省農業及農村經濟快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申立國強調,當前,黑龍江省農業及農村經濟的發展,應在以下七個方面下功夫:在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上下功夫;在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上下功夫;在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上下功夫;在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上下功夫;在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上下功夫;在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上下功夫;在加快發展縣域經濟上下功夫。
在申立國做完報告後,副省長劉海生作了全省工業經濟形勢的報告。報告中,劉海生首先總結了過去一年中黑龍江省工業戰線取得的成績。他指出,在政府推動、市場拉動、政策牽動下,黑龍江省的工業經濟呈現多年少有的速度與效益同步快速增長、質量與結構穩步改善的良好發展態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經濟運行質量明顯提高,主要經濟指標實現重大突破;優勢產業拉動作用明顯,重化工及食品工業表現尤為突出;煤炭、冶金等部分危困行業出現轉機;重點骨乾企業競爭力進一步提高,發展後勁明顯增強;國有企業改革取得重要進展,非公有制經濟日趨活躍;安全生產形勢繼續好轉。
副省長劉海生也指出了當前黑龍江省工業經濟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制約因素。他認為,黑龍江省處於全國同行業領軍地位的大企業和企業集團少,體制僵化、機制不活的問題仍很突出。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場佔有率高、品牌知名度高的產品不多,企業整體研發能力較弱,投資總量不高且來源渠道有限。非國有經濟總量偏小,絕大多數企業尚不具備參與國有大型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的能力,外向型經濟比重低,縣域經濟發展不快,經濟總體活力不足。我省地處高寒區且遠離市場中心,現代物流業不發達,生產制造和流通交易成本相對較高。同時,鐵路運輸瓶頸、企業資金循環不暢等制約因素還沒有根本解決。
副省長劉海生進一步指出,今年,黑龍江省工業經濟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以大項目建設為重點,加快六大基地建設;加快企業技術進步,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堅持擴大對外開放,積極承接國際和沿海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強化政府服務功能,加強和改進運行調節;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搞好宏觀調控。
周同戰在最後的總結講話中指出,兩個形勢報告,對於我們認清形勢、振奮精神、堅定信心、真抓實乾,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黑龍江省老工業基地振興、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努力快發展,全面建小康』的奮斗目標有重要的意義。同時,對於引導廣大黨員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理清發展思路,推進先進性教育活動取得實效,也將起到重要作用。
周同戰強調,通過這次學習,黨員要對黑龍江省的發展形勢有更清醒更深刻的認識和把握,要對本地本單位的發展思路有更深入更切合實際的研究和思考,要努力把先進性教育活動引向深入,更要把黑龍江省的發展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