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4日電 日前,蘭西縣臨江鎮富合村農民張喜纔從俄羅斯打工回家探親,穿著入時、腰包響鼓不在話下,就連與屯鄰們說話嘮嗑也斯文起來了。這變化都緣於他這幾年在俄羅斯憑著一身過硬焊接技術的『絕活』,見了世面、賺了大錢。
1996年春,20剛出頭的張喜纔不甘心守著『一畝三分地』過窮日子,到鎮上遠房姨夫開的鍋爐加工修理部學焊接技術。由於勤奮、刻苦,兩年後,他學得了一手焊接『絕活』。
有了一技之長的張喜纔決定出去闖一闖。1998年春,他去了俄羅斯。先是到一家工程隊。剛去的頭一個月,人家不了解他的技術水平,他幾乎淨給人家當下手了,心裡很不是滋味,甚至想到回家。一天,老板把一個焊件交給他,令他三天之內交活。張喜纔非常高興,心想這回可有用武之地了。不想第三天下午他在處理焊件最後一個內角時弄不明白如何處理,一時不知所措,這纔感到自己的技術並不全面。情急之下他想到了姨夫,立即去打電話請教。還好,在姨夫的『遙控』下,他兩小時之內就完成了內角處理,沒有耽誤交活,張喜纔長出了一口氣。在以後的工作中,張喜纔努力鑽研技術,虛心學習,遇到困難就給家鄉的姨夫掛電話請教。到了年末屈指一算,樂了,收入比在家裡掙得多多了。轉年,他開始組建自己的焊工隊,並與俄一家建築公司簽訂了12人的焊接用工協議。1999年4月,張喜纔一行12人去了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市。焊工隊在張喜纔的帶領下,憑著他們一身的『絕活』,很快就在俄羅斯打開市場。許多建築商爭著和他們簽訂用工合同。當年每人平均月工資沒低於1300元。6年來,他們不但在俄羅斯站穩了腳跟,人人都成了10萬元以上的富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