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3月16日電 日前,哈爾濱市一家裝修公司和消協舉辦的偽劣家裝展吸引了許多准備裝修新房的市民。記者在現場看到,很多市民都在觀看劣質建材和優質建材的對比產品,工作人員耐心細致地給市民講解如何區別各種建材的好壞。
據現場的一些市民介紹,他們都剛剛購置了新居,正准備裝修,但由於在選購建材上缺乏鑒別常識,難辨好壞,所以也是來觀摩學習的。與其在裝修後檢測治理,不如裝修前在買建材家具上把好關。
由於建材市場魚龍混雜,消費者想買到真正環保的建材家具並不容易。
近日,記者在哈市一些建材、家具賣場走訪時發現,幾乎各個品牌的家具樣品前都擺放著諸如質檢報告、環保材質證書等各種證書,似乎讓消費者選購起來很放心。但記者在幾家品牌家具前看到,有些家具提供的質檢報告都是復印件,即使不是環保材質也號稱自己所用的材料是環保的。
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市場上的家具、建材品牌多達上千個,而且大多數產品都來自省外的廠家,其質檢報告、產品合格證書、環保證書等各種證書的可信度並不高。在對家具、建材等產品進行抽檢時,一般的建材家具生產廠商都會特意打造一塊質地優良、所有指標全部達標的樣板去進行檢測,這塊樣板的檢測合格後,質檢報告也就到手了。而廠家在進行大批量生產時,用的是什麼樣的板材就很難說了。由於現在檢測部門對家具廠商進行檢測時都是委托檢測,也就是企業出錢進行檢測,而並非強制性的監督檢測,因此檢測人員不可能深入廠房進行現場抽撿,只能由廠家提供一塊檢測樣板。這樣就使得很多建材家具廠家質檢報告的水分很大。
據中國室內環境監測中心哈爾濱分中心專家介紹,家具產生的有害物質,一種是來源於人造板膠粘劑的游離甲醛,一種是家具油漆和黏合劑造成的苯污染。目前,中心在檢測許多家庭的室內環境時發現,許多家庭新購家具釋放的甲醛超標不多,而苯、甲苯、二甲苯的超標情況卻十分嚴重,經常出現超標10倍以上的情況。2002年國家實施的10種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質限量的標准中對木家具中的甲醛釋放量及重金屬含量規定了限量值,但未對苯、甲苯、二甲苯規定限量值,因此提醒消費者在購買家具後,如發現有刺激性氣味,應該進行全面檢測,而不能只檢測甲醛。
另外消費者還應注意,有強烈刺激氣味的家具、人造板家具未做全部封邊處理的、不能簽訂室內環境和室內空氣質量條款的家具均應慎重購買。新買的家具不應急於放進居室;盡量不要急於把內衣、睡衣和兒童服裝放在人造板制作的衣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