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遍貼小廣告街頭樓道染『癬』
2005-03-16 14:46:00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譚立順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3月16日電 電線杆子,汽車站牌,樓道牆壁,大門內外,甚至鎖頭眼、門把手,樓梯踏步……舉目皆是的小廣告讓人看了實在心煩。不乾膠的、卡片式的,噴漆的……『樣式五花八門,數量鋪天蓋地,讓清除者大傷腦筋。泛濫的小廣告糟蹋了我們的環境,成為屢清不淨的『城市牛皮癬』。本版從即日起,關注市民身邊的小廣告,請讀者來電來信,反映問題。

  就怕粘不牢纏上透明膠

  時間:13日19時許地點:建築藝術廣場

  記者在建築藝術廣場附近的信號燈處發現,一位白衣女青年在電線杆上拍打了幾下,繞了幾圈後,又走向下一個電線杆。

  記者走近電線杆旁,發現上面貼的是小廣告,內容是出租女生床位,下面留著聯系方式。這個小廣告與電線杆上的其他廣告相比顯然獨樹一幟:它被透明膠布緊緊地包裹在電線杆上。

  記者跟近女青年,發現她每到一處電線杆前,就從大塑料袋裡拿出一張小廣告貼上,然後用透明膠繞幾圈固定。當曼哈頓附近的電線杆全部被搞定後,她迅速向中央大街走去。徐亮

  一個單元樓道廣告逾千張

  時間:11日

  地點:文敏街、文營街、文府街、平明街

  記者對17個居民樓洞進行走訪,發現這些沒有電子門的樓道內,居然無一逃脫小廣告的『狂轟濫炸』。

  文營街2號的兩個單元樓洞內,樓梯臺階、牆壁、頂棚、報箱直至居民門上,小廣告無處不在。居民給小廣告歸納為三類。瘋狂粘貼型:名片廣告裡外三層貼得滿門花;見縫插針型:門縫裡塞著宣傳單;扣章蓋戳型,這種廣告最難擦除。記者在8層住宅樓粗略數數,僅一個單元,小廣告就有逾千張。

  在南崗區平明街一個居民樓,記者看到某單元6樓的一家住戶門上的小廣告足有三四十張之多。居民王松先生告訴記者,門上的廣告屢清不止,後來乾脆懶得管了。讓王先生氣憤的是,光是開鎖的小廣告紙,就在一個月內兩次堵住他家門的鑰匙孔。李天宇

  萬餘小廣告覆蓋居民樓

  時間:11日

  地點:紅旗大街50號建成小區三單元

  記者在小區看到,油印小廣告覆蓋了樓道的大部分。廣告分黑、紅、藍三色,有通下水的、開鎖的、上門靜點的,還有做保溫陽臺的。小廣告貼在牆上、樓梯上、配電箱和門上,每平方米都有10個左右,幾乎不留死角。在這些小廣告中,通下水的油戳佔到了70%%以上。

  通下水的油戳都是長方形的,比身份證大不了多少,雖然分別掛著七八個不同電話號碼,但規格卻驚人地一致。走進居民樓道,凡是能入眼的地方,處處都有。一戶居民指著自家的奶箱說,這小小的奶箱上面就蓋了三個,張貼者根本不是在攬生意,純粹就是惡作劇。

  據一戶居民反映,由於居民樓沒有安裝防盜門,外來人員出入沒有限制,蓋戳的人也就光顧了。原本來此蓋戳的人並不多,號碼也就那麼一兩個,可後來這些人為了搶地盤,就采取了競相蓋戳的缺德方法,你蓋一個我蓋倆,最後就變成了這個樣兒。

  記者又走訪了附近一些居民樓,發現這種情況相當普遍。這裡的居民樓多為8層建築,有5個單元,每個單元每層樓的小廣告都多達200個以上,一棟樓的小廣告數量竟有近萬個,粗略一算,整個居民區樓道廣告竟有數十萬個之多。在一棟居民樓,氣憤的居民在樓道內用紅筆寫下了『禁止噴涂』幾個血淋淋的大字,但上面還是蓋上了小廣告。(本報記者張同)

  新樓剛進戶廣告貼滿牆

  時間:12至14日地點:道外區新建小區

  在道外區禮化街兩側的新建小區內一些單元,記者發現牆壁上隨處貼著各種傳單,大的有一張報紙那麼大,小的也有一本雜志那麼大,其中有賣地板的、賣家具的,有推銷油漆、推銷衛生潔具的,最多的是多達數十家的各種品牌太陽能熱水器的產品介紹。

  在各樓層的每戶防盜門上,記者發現了各式各樣的小型廣告宣傳單,大小多是名片大小,有裝修工人的聯系電話,有煤氣站的聯系地址,其中最多的是多達二十餘家的裝修公司的名片。廣告貼得最多的一個單元內,居民可以從傳單中查到30多個品牌的太陽能熱水器。

  在太古街北側的新建小區和北十六道街東側的新建小區內,也都能見到這樣的現象。

  正在裝修房子的陸先生說,這些人的服務有些太『熱情』了,讓他有些煩。一開始這些人拿著廣告挨家發,逐戶介紹產品,來得多了,居民們就覺得有些煩了,於是就不搭理這些人了。這些人就把廣告貼牆上,貼門上,這樣居民們更煩了。

  在禮化街北側的新建小區的一個單元門處,記者見到上面貼滿了各式各樣的通知:安裝煤氣表、安裝IC卡水表、欠電費通知、領取證件的通知、安裝電話、安裝寬帶等等。而這些通知多是物業公司貼的,也有電信、電業等部門貼的。

  在在太古街北側的新建小區的一些單元門上,也能見到這樣的『景觀』。而在北十六道街東側的新建小區內的單元門上,則能見到貼過的痕跡,由於紙張被撕去,單元門上留下了漿糊的痕跡,有的已經風乾,露出與單元門不協調的白色。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