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黑龍江省進一步推動非公有制經濟跨入歷史發展新階段
2005-03-21 09:32:45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21日電 黑龍江副省長劉海生就深入貫徹實施《國務院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乾意見》答記者問時候說,黑龍江要進一步推動非公有制經濟跨入歷史發展新階段。

  一、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需要長期堅持的方針。《若乾意見》的出臺對我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有什麼意義?

  答:《若乾意見》是一部全面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重要的政策性文件,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及憲法修正案的客觀要求,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客觀要求,是進一步推動非公有制經濟跨入歷史發展新階段的必然要求。

  我們必須看到,盡管我省非公有制經濟近幾年有了較快發展,但還比較落後,面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需要研究和解決。國務院《若乾意見》的出臺,從七個方面較為完整和系統地提出了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有利於消除非公有制經濟在市場准入方面受到的各種限制,有利於緩解『貸款難、融資難』這一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瓶頸制約,有利於解決非公有制經濟社會服務體系薄弱等問題,盡快形成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良好氛圍,這為我省非公有制經濟加快發展指明了方向。

  二、作為省政府分管領導,您對我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總體情況作何評價?對這個發展態勢您滿意嗎?

  答:近幾年來,我省認真貫徹中央、國務院關於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一系列戰略部署,積極研究和落實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各項措施,努力改善發展環境,使全省非公有制經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逐步成為推動我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2004年全省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完成1618億元,比上年增長15.2%,佔全省GDP的比重已達30.3%,對GDP的貢獻率達34.8%。

  可以說,非公有制經濟在推動全省國民經濟增長、擴大城鄉就業、活躍市場、增加各級財政收入和振興老工業基地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頻頻呈現亮點。一是民間創業投資活動日趨活躍。2004年全省非公有制經濟新上、改造、續建項目2130個,總投資225.8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3.2%和21.1%。二是非公有制經濟已佔全省進出口總額的半壁江山。2004年全省私營企業進出口完成38.07億美元,同比增長99.6%,佔全省外貿進出口總額的56.1%。綏芬河市去年進出口總額中90%以上是非公有制企業完成的。三是科技先導作用明顯。民營科技企業由上年的5500戶增加到6310戶,完成技工貿總收入540億元,利稅6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和18%。已有199戶非公有制企業通過了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四是骨乾企業明顯增加,帶動作用越來越突出。目前全省營業收入超億元的非公有制企業已經突破100戶。

  這個發展態勢,基本達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但與發達地區相比還有較大差距,與振興老工業基地、實現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要求還需更大的努力和更快的發展。

  三、你認為我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在思想上有什麼阻力?在政策上有什麼滯後?

  答:我省非公有制經濟起步較晚,發展較慢,在觀念、體制、政策、環境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觀念和認識滯後,創業與發展的氛圍不濃。一些乾部對非公有制經濟的認識還不到位,缺乏大發展、快發展的危機感、緊迫感、責任感。一些行政管理部門受計劃經濟管理模式的長期影響,對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普遍存在重視不夠、支持不多、『恐私癥』等問題,一些部門服務意識差,辦事程序煩瑣,工作效率低下。廣大群眾投資創業的積極性還沒有充分調動起來,創業意識不強,畏難情緒較大。

  二是融資環境偏緊,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缺乏有力的資金支橕。從各級政府看,近幾年各地支持非公有制企業發展的資金很少;從金融部門看,由於信用擔保體系發育不健全,加之企業資信低或沒有進行過信用評定等因素,造成非公有制企業普遍貸款難;從直接融資看,發行債券和上市的要求高,大多數非公有制企業還達不到條件,無法及時有效籌集資金。

  三是對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服務缺位,社會化服務體系還不健全。一些政府部門對企業的服務意識差,不能主動幫助企業解決困難,檢查監督多,服務幫助少,企業遇到的實際困難難以解決;社會中介服務組織需要規范和自律,創業輔導、技術開發、技術諮詢、人纔培訓、對外交流、政策法律服務等方面的社會化服務體系還不健全,服務水平有待提高。

  四是政策支持力度還不大,市場准入難度大。雖然省委、省政府對非公有制經濟比較重視,近幾年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去年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若乾意見》(黑發[2004]6號),但總的看,政策支持力度還不大,在放寬市場准入方面還沒有實質上的突破,在財稅金融支持方面的力度比較小等。

  五是企業整體素質不高,市場競爭力不強。我省非公有制企業普遍規模小,產業層次低,缺少對地方經濟有一定牽動力和影響力的大集團和大企業;多數非公有制企業經營管理薄弱,內部管理及財務狀況不能達到銀行授信要求;對產品研發和市場營銷投放力量不夠,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較差。

  四、省委、省政府把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作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重要方面,我們應如何認識非公有制經濟在我省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答:目前全省各級黨委和政府都把推進非公有制經濟作為『努力快發展、全面建小康』和實現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重要戰略舉措,作為參與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的生力軍,擺到了與國企改革同等重要的位置,寄予了很大希望,非公有制經濟不再是配角,已經真正融入我省國民經濟發展的主戰場。

  第一,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有利於加快我省經濟發展。我省經濟與發達省份的差距主要體現在非公有制經濟上,只有加快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纔能盡快改變我省經濟相對落後的局面。雖然我省非公有制經濟起步晚,但到2004年末,已經佔全省經濟總量的近三分之一。

  第二,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有利於增強我省經濟活力。我省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就是要逐步解決全省經濟結構、就業結構、收入結構不合理的狀況,發揮非公有制經濟機制靈活、運轉高效的優勢,為全省經濟注入活力。目前我省已有一批科技含量較高、市場競爭力較強的非公有制企業,在參與國企改革、安置就業、參與城市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建設、為國有骨乾企業配套協作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全省經濟發展中的一個亮點。

  第三,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有利於擴大社會就業。全省非公有制經濟從業人員已達600多萬人,僅2004年全省非公有制企業就安置下崗職工3萬多人。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逐步深入,就業壓力越來越大,急需非公有制經濟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

  五、省政府准備采取什麼具體措施解決我省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中存在的問題?

  答:這些問題是發展中的問題,只要我們高度重視,積極研究解決的辦法,就能推動全省非公有制經濟健康快速發展。

  一是積極制定優惠扶持政策。要抓好國家和省有關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政策的檢查和落實,特別是要落實好國務院《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乾意見》的文件精神,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結合我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實際,提出《若乾意見》的具體實施意見。省有關部門將組成聯合調查組,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為省政府制定出具有突破性的政策意見,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二是努力創造寬松的發展環境。要抓緊起草《黑龍江省實施<中小企業促進法>條例》,充分運用法律手段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改善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法律環境;要積極維護非公有制企業合法權益,制止『三亂』現象,搞好信用建設,支持非公有制企業放手放膽發展;要與新聞媒體聯合開展非公有制經濟系列宣傳活動,營造有利於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社會輿論氛圍。

  三是盡快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要發揮政府職能部門的主導作用,整合社會資源,為非公有制企業的創立和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務。當前要重點抓好以下工作:依托中國中小企業黑龍江網,搭建信息化服務平臺;建立和完善各級中小企業協會組織,有條件的行業要組建專業協會,發揮其行業自律、協調、服務等方面的作用;借助社會力量,為非公有制企業搭建科技、法律、創業服務平臺;建立培訓網絡,開展多層次的人纔服務。

  四是努力緩解融資難題。要加大政府資金對非公有制經濟的支持力度,加快信用擔保機構建設,大力發展民間投資擔保機構,加大銀企對接力度,積極向商業銀行推薦優良企業和項目,推進非公有制企業誠信建設,加強對非公有制企業上市輔導工作,積極培育上市資源,鼓勵非公有制企業發行債券和在國內外上市發行股票直接融資。

  六、非公有制企業經營發展中不可避免地會碰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和問題,碰到困難去找誰,使問題能切實解決?

  答:為促進我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加強對非公有制經濟的指導、管理和服務,省委、省政府在上次機構改革中,組建了省中小企業局,專門負責全省非公有制經濟工作。各個市(地)也都組建了相應的機構,為非公有制企業服務。

  但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各個部門的有力配合。因此,省政府成立了省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工作領導小組,專門協調解決重大問題,解決部門間的配合問題。

  要為非公有制企業搞好服務,縣(市、區)也要加強非公有制經濟機構建設,解決管理服務職能不順、人員過少和基層斷檔脫節問題,完善工作體系,強化服務職能。

  七、我省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是否有一定的計劃和要求目標?如何采取切實措施實現這些目標?

  答:省委九屆六次全會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都把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作為全省重點工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2005年指導性目標是:全省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完成2000億元,同比增長20%,佔全省GDP的33%;營業收入超億元的非公有制企業達到120戶。

  為實現這個目標,要重點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扶持壯大骨乾企業,盡快形成非公有制經濟的支橕力量。二是創辦就業型中小企業,充分發揮中小型非公有制企業在安置就業方面的主渠道作用。三是加快民營科技企業發展,推進企業科技創新。四是參與對俄經貿科技合作戰略昇級,拓展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空間。五是擴大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領域,引進一批牽動力強的非公有制企業。六是引導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六大基地』建設和國企改革,實現低成本擴張。七是引導非公有制企業相對集中發展,培育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八是引導鄉鎮企業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