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2日電 哈爾濱市去年幾項市政工程從春夏一直施工到初冬上凍,開挖的溝槽被草草回填,現在回填不實的大溝開始塌陷,『拉鎖路』成了爛泥塘。今天記者采訪了哈市道橋處、哈爾濱供排水集團、哈市華能集中供熱有限公司等相關部門,這些部門均表示,這些鼓包、塌陷路面的修復不歸他們管。
哈市道橋處一位楊姓負責人表示,去年哈市道裡集中供熱工程、市區供水管網改造等大市政工程在開挖之初,這些工程建設單位均表示,這些工程的路面修復已經進行了招投標,而且當時哈市『三大管網』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也對此進行了協調,施工結束後路面的恢復由管線建設單位負責。供排水部門為建國街等一小部分街路的供水管網改造工程向道橋處繳納了挖道修復費,因此,除這部分路段由道橋部門負責修復外,其它路段均由管線建設單位負責修復。對於挖道修復費用問題,哈爾濱供排水集團另有說法,據該集團城區管線處一位姓呂的工作人員介紹,到目前為止,該集團早已向道橋部門上交了所有的工程挖道修復費。工程施工之初就已經向道橋部門繳納了一部分挖道修復費,施工結束後,又根據實際的挖道面積,在春節前後又向道橋部門補交了20餘萬元的挖道修復費。按照要求,他們在去年工程結束時已經對供水管線之上50厘米空間進行了回填,管線之上50厘米至路面的部分應該由道橋部門回填、撼沙、覆蓋瀝青。
據哈市道裡集中供熱工程建設單位哈市華能集中供熱有限公司管網工程部一位康姓負責人介紹,去年冬天哈市道裡集中供熱工程結束時,管線途經的路段路面基本已全部由他們自己修復完畢,只有道裡區森林街、紅霞街等路段由於集中供熱管網施工結束後,供水管線改造工程又在同一段路施工,因此這部分路段的路面不歸他們修復,應由後來的建設單位負責。
今天記者又對部分去年『三大管網』工程途經路段進行了回訪,發現有些路段翻漿和塌陷更為嚴重,給行車帶來極大不便。11時許,記者在道外區大新街與北二十道街交叉口看到,由於路面塌個大坑,一輛牌號為黑A88637的中型貨車在經過此處時,車底盤被震壞,無法前行。在大新街與北十九道街交叉口,一輛松花江貨車也由於路面顛簸,致使該車左後輪胎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