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2日電 如今洗衣店越開越多,價格也越來越便宜,不同的洗衣店乾洗價格相差懸殊,乾洗一件上衣有的收費35元,有的只要10元。水洗也是如此,洗一條褲子有的收4元,有的只要1元。是什麼原因造成洗衣價格這麼大的差異呢?近日,記者應聘洗衣工,發現個別洗衣店為了降低成本,一桶水反復洗多件衣服以及將顧客送來要求乾洗的衣服用水洗,熨燙後謊稱乾洗的秘密。
洗衣工大都自家人
18日,記者走訪了南崗區的多家乾洗店,發現招聘乾洗工人的幾乎沒有,在一家乾洗店,老板告訴記者,一個小型的乾洗店兩個人就足夠了,一個老板,一個洗衣工,而且一般都是用家裡人,因為乾洗說道多,一旦出了問題不好辦。不過他給記者推薦了一家姐妹開的乾洗店,正在物色洗衣幫手。記者隨這個老板來到這家乾洗店,乾洗店大概有10多平方米,屋子的左角擺放著一臺乾洗機,右角是一臺熨燙機器,衛生間裡放著兩臺正在轉動著的洗衣機。老板告訴記者,因為妹妹出門一個月,人手不夠,記者隨時可以上班,只乾水洗的活。
一桶水洗4撥衣服
19日,記者來到這家乾洗店上班,老板讓記者先把衣服分類,分類的方法是淺色的放一起,深色的放一起,先洗淺色的,後洗深色的,帶絨毛的衣服要最後洗。如果有內衣,混在一起洗就行了。隨後,老板將分好類的衣服拎起來左看右看,發現有油漬的地方就沾一種溶液用毛刷刷,她告訴記者這是乾洗劑,很貴,一桶3000多元。洗衣機開動後,淺色的衣服被一股腦兒地倒入,攪動約30分鍾後撈出來放在大盆子裡,用水管子衝洗一遍後甩乾。記者看到,很多衣物上面還留有泡沫。甩乾後,老板開始熨燙,她一邊熨一邊教記者,洗得好不如熨得好,無論怎麼洗的衣服,一定要仔細地熨,很多顧客就看衣服是否平整,只要平整,他們就認為洗得好。沒等記者把洗過衣服的水放掉,她馬上又指揮記者把深色的衣服倒進洗衣機,『這桶水至少能洗三四撥衣服呢,倒掉多可惜呀!』她說。最後,洗衣機裡的水已經徹底成了黑色,她囑咐記者,這個程度的水就只能洗深色的褲子了,於是一盆褲子又傾倒了進去。
乾洗機成招牌手洗充乾洗
『現在乾洗行業競爭這麼激烈,大家都把價格壓得很低,一臺乾洗機就兩萬多元,不買還不行,這可是招牌。乾洗機開一次費電也費事,有的乾洗店老板乾脆花幾千塊錢買一臺二手乾洗機,放在店裡當擺設,基本不用。一般人也不明白乾洗是怎麼回事,看到店裡有乾洗機就以為是乾洗。』老板這樣說。
記者打工當天有幾名顧客來取乾洗的衣物,老板說,還沒湊夠呢。一位男顧客抱怨說:『都送來4天了還洗不完,明天我必須得用了!』老板馬上和顏悅色地保證說:『那行,我就提前開乾洗機,明天一定洗好。』男顧客走後,老板讓記者趕快將這件衣服水洗了,她說:『這是毛料的,手洗吧,別使勁搓,別浸泡,洗完馬上拎出來我好好熨燙一下。』記者按照老板的指示將衣服洗好,污漬卻沒有去掉,老板拿來84消毒液處理,但經過處理後的部分變白了,老板一點也不緊張,她說,如果顧客質問,就說污漬好不容易用了多種藥水處理纔去掉的,費了好大勁呢,就不收手工費了,別家乾洗店還沒這手藝呢,一頓忽悠後,顧客一定會笑臉離去。
老板說,毛料的衣服水洗後一定要重點熨燙領子和袖子,否則容易縮水。當記者問,如果真洗出毛病怎麼辦時,老板不以為然地說:『縮水很難去衡量,褪色也難鑒定,誰也不可能為了一件衣服到處去打官司,如果真的推不掉責任,那就賠點錢。』
乾洗液循環用
乾洗劑主要成分是四氯乙烯,它是一種無色而含『醚』氣味的非易燃液體。乾洗的工作程序是將衣物放進乾洗機的滾筒旋轉時,乾洗油從上而下淋在衣物上,再通過滾筒將油甩出。同時由於乾洗機內部有一定溫度,也會將剩餘乾洗油從衣物中烘出來,從而完成衣服的乾洗過程。
乾洗這一行的規矩多是21時以後纔開始乾洗衣服,因為乾洗劑味道太大,怕熏著顧客。據老板介紹,每公斤四氯乙烯成本價是10元錢左右,乾洗一次(大概五六件短衣服),要用約200克四氯乙烯,加上電費、水費、房租費、人工費,乾洗一件西服的成本至少為5元錢,而現在一般的收費6元左右,乾洗一件衣服利潤就很低了。大多洗衣店根本不用乾洗機,一些老板即使用乾洗機也會通過循環使用乾洗液等方法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