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3日電 20日下午,紮龍濕地杜蒙縣煙筒屯鎮當奈村蘆葦塘發生火災,大火隨風向吞噬到林甸縣育葦場,並同時又轉向軍馬場,同時蔓延到三合鄉草原,並於22日又返回煙筒屯鎮。大火直線延伸30公裡,過火面積達十萬多畝,大面積的蘆葦被大火吞噬。截至發稿前,火勢雖然減弱,但仍在蔓延。
據了解,當奈濕地火災起於20日13時40分左右,起火點位於旅游區東北4公裡左右,當時火場正刮西北風,火借風勢,越燒越大,綿延數十公裡。22日,記者在距離當奈火場10餘公裡遠就能看到滾滾濃煙。記者在當奈濕地火場看到的是一片焦黑,火燒過的葦塘一眼望不到邊際。
22日上午,在杜蒙縣煙筒屯鎮,一位鎮領導接受了記者的采訪,他介紹,起火後,鎮裡組織了村裡的消防隊員、村民、鎮裡的機關乾部救火。市裡、縣裡派出了消防車滅火。他說,目前,過火面積有2千畝左右,由於去年部分葦子已經回收,損失的主要是蘆葦打包車和部分葦垛,所以火災損失也就兩三萬元。目前,仍留有部分人員看守火場,爭取把損失降到最低。22日晚,記者趕赴林甸縣育葦場火場,據林甸縣育葦場馬場長介紹,此次大火過火面積達十萬畝,當地老百姓損失一百多萬元。由於昨天夜裡降雪,加之火場風力不大,濕地內火勢有所減弱,到現在纔將明火撲滅。經過育葦場450人三天的火場奮戰,明火在今日雖基本被撲滅,但是現在大家都不敢懈怠,仍有很多育葦場居民在火場發生現場巡邏,以防止大火重新燃起。他表示,火場已轉移回杜蒙縣煙筒屯鎮當奈村。
據了解,此次火災過火的當奈段濕地林甸縣育葦場段濕地及軍馬場等都是紮龍濕地的核心區,火勢整個蔓延30公裡,連續過火方圓十萬餘畝的面積,整個火場風向是由最開始西北風轉成西南風又變成東北風,到今天又轉成東南風,致使整個火場從杜蒙縣煙筒屯鎮當奈村轉到林甸縣育葦場,再到軍馬場,再轉至三合鄉,最後又回到煙筒屯鎮境內,整整三天燒了一個來回。
據育葦場分場場長馬林介紹,大火一直不停的原因是因為紮龍濕地的乾燥,水源不足。如果今春來水不足的話,過火的原生葦塘很難恢復原貌,濕地的生態將受到嚴重影響。記者隨火勢趕到林甸縣育葦場,發現火勢在此處已被撲滅,馬場長補充介紹起火原因可能是因為當奈村王學良、周大志個人捆袋子使用捆包機結果電路起火,蔓延到周圍的蘆葦塘,結果火勢一發不可收拾。本來今晨在杜蒙縣境內大火本被撲滅,但到上午陽光一出現之後使本就乾燥的蘆葦又重燃火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