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3日電 日前,在剛剛通過的《2004-2010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中,黑龍江省以『抗聯英雄、林海雪原』的主形象被國家列為『東北紅色旅游區』之一。『紅色旅游』概念既出,在我省究竟會引發怎樣的追逐效應呢?『紅色旅游』能成為新的熱點嗎?
市內『紅色旅游』景點人氣不旺
日前,記者對被列入全國12個重點紅色旅游區的哈爾濱東北烈士紀念館、哈爾濱烈士陵園、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進行了采訪,結果是普遍人氣不旺。據介紹,平時鮮有人自發到這幾個『紅色旅游』景點游覽參觀,有的展館有時一天竟然只有十幾位參觀者。
20日,在哈爾濱烈士陵園接待處,一位工作人員指著團隊祭掃登記表告訴記者,每年從3月初至4月末,也就是清明節前後的這段時間,參觀者最為集中,一般都是中小學校、大專院校和各企事業單位組織的團隊來參觀。因為該園是免費開放,平時來的人多數都是住在附近的老年人,偶有大人帶著孩子來大都是抱著為寫作文找素材的目的,除此之外,參觀者寥寥無幾。
20日下午,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記者看到,陳列館主體展區大門緊閉,而與之相隔300米處的七三一部隊遺址門前門可羅雀,偌大的遺址展區內空無一人。據售票處的工作人員講,這種情況經常有,有時一天的客流量僅有10至20個人。
『紅色資源』是一筆難得的財富
據省發改委巡視員鄭麗萍介紹,我省有9個景點被國家列入12個重點旅游區之一的『東北紅色旅游區』,主題形象是『抗聯英雄、林海雪原』;『哈爾濱-阿城-尚志-海林-牡丹江』一線被列為全國30條精品線路之一;東北烈士紀念館、東北抗聯博物館、哈爾濱烈士陵園、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尚志市革命烈士陵園、趙一曼被捕地、八女投江革命烈士陵園、海林楊子榮烈士墓及剿匪遺址、寧安市馬俊故居和紀念館9個景點,被列入全國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
記者從省旅游局了解到,雖然我省景點被列入『東北紅色旅游區』,但與其他紅色旅游資源豐富的省份相比,我省還存在著『紅色旅游』資源遺存少、影響力不大等不利因素。但這並不意味著我省無優勢可言,據了解,目前我省保存和有待開發的抗聯舊址有百餘處,僅東北烈士紀念館館藏的抗聯文物就有1.2萬多件,各種烈士檔案及資料文獻3萬餘件。如何更好地發揮和突出抗聯主題,纔是落實好《綱要》的關鍵。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作為『紅色旅游』東北第一景點的東北烈士紀念館,自從1998年翻建至今,盡管擁有豐富的抗聯文物和許多珍貴的文史資料,但由於資金經費等原因,基本陳列項目一直沒有上。據該館劉加量館長介紹,此次紅色景點的推出,無疑會促動和改變這一現狀。在該館記者看到,基本陳列正在緊鑼密鼓地布展施工,劉館長指著一張張精美的效果圖說,此次基本陳列注重的是從內容和形式上充分挖掘『紅色旅游』的歷史內涵和人文價值,在形式上借鑒了國外先進的布展手段和辦法,並結合本地特點從展覽裝飾、藝術制作、技術手段等多方面增強參觀者的參與感,將會大大改變目前展館『無人喝彩』的狀況,使東北烈士紀念館成為名副其實的經典紅色景點。
『紅綠結合』思路打造新的體系
據省發改委社會發展處張彥玉處長介紹,『紅色旅游』有著社會和經濟兩方面的效益。一方面,越來越多的游客可以在『紅色旅游』中提高自身的政治修養,對於推動政治文明和社會文明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另一方面,我省大多數抗聯遺址景區位於林區,如果把『紅色旅游』的政治優勢有效地轉化為經濟優勢,就能夠形成抗聯景區的經濟增長點,使之成為一項無污染、可持續的扶貧工程、富民工程,以達到拉動地方經濟的目的。
省旅游局規劃財經處胡萬生副處長告訴記者,本著擴大我省紅色旅游資源范圍、提高旅游產品品位、增加受眾輻射面的宗旨,在經過認真調研後,他們提出了『紅綠結合,以紅促綠,以綠養紅』的思路,將『紅色旅游』與綠色生態游相結合,盡快做出適合我省特點的紅綠結合的多條經典旅游線路規劃。
據了解,在省發改委、省旅游局牽頭和組織下,我省各地市縣正在積極研究篩選2004-2007年『紅色旅游』景區。在一些旅行社記者了解到,一些體現『紅色旅游』、綠色生態游和地域文化游相結合的新的旅游線路正在醞釀之中,一些以往未被列入的紅色景點將成為我省旅游線路的新成員。種種跡象表明,一個覆蓋全省的『紅色旅游』網絡體系正在加緊建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