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挑三撿四拈輕怕重 高校畢業生『有業不就』問題再顯
2005-03-24 09:07:29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周小月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24日電 2005年大學生就業工作已進入衝刺階段,高校畢業生中『有業不就』這一老大難問題再次顯現,專家呼吁:各高校在對大學生進行就業指導時,多些實際鼓勵,不能只偏重傳授『包裝』技巧。

  畢業生高不成低不就

  目前許多畢業生已與用人單位簽訂了就業協議,但仍有部分學生還在找尋觀望。實事求是地說,這部分人中有的是確實未找到合適的單位,有的則是『有業不就』。一位高校負責就業的同志說,目前大學生就業工作難,就難在『有業不就』這兒。所謂『有業不就』的這部分人,實際上有許多崗位都十分需要他,只不過這些崗位離他們心目中的『理想』工資、待遇有差距。一位理工科學校的輔導員說,一些學生將目光盯住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連哈電站集團這樣的大企業都不願意去。

  黑龍江省教育廳學生工作處副處長高鐵春說,目前確實有些畢業生在擇業時貪圖安逸、講求待遇,不能將自己的發展成長與社會的需求和國家的利益相結合,實際上我們的基層單位對人纔十分渴求。去年我省『村村大學生』計劃啟動,綏化學院一名學生先在一所村小學當副校長,僅半年就因工作突出,被調入鄉中學擔任副校長。我們隨訪時,她慶幸自己當初的選擇。

  高校就業指導應實際

  面對畢業生的高不成低不就,高校更應反思一下自己的就業指導工作。高鐵春說,近年來各高校在對大學生進行就業指導時,側重點主要是講面試技巧、招聘會上如何包裝自己,面對眾多應聘者如何脫穎而出等,往往忽視了對畢業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典型示范教育,忽視了理想信念的教育。

  哈爾濱理工大學主管學生工作的黨委副書記高軍曾給學生做了一場反響良好的就業指導報告。他向學生介紹了本校畢業生陳艷剛放棄到沿海地區工作的機會,主動申請到西部地區當志願者,因為表現突出,多次受到國家有關方面表彰的事跡。第二天,就有許多學生到校團委、學生工作處打聽、了解如何纔能去西部。這場報告激發了全校學生到基層、到艱苦的地方建功立業的熱情,去年,學校就有50多人報名參加我省啟動的村村大學生計劃,到農村基層工作。

  據記者了解,目前我省許多高校已認識到了在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時要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東北農業大學、黑龍江大學、哈理工大學、黑龍江科技學院等學校已付諸行動,哈理工大學今年還將出臺政策,對自願到艱苦地區工作的畢業生進行物質和精神上的獎勵。為鼓勵更多大學生到基層工作,省委、省政府為參加『村村大學生』計劃的畢業生制定了許多優惠政策。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