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牡丹江3月29日電 牡丹江市在保先教育中,各級政府和官員不護短,不斷糾正自身毛病,使全市今年以來的百起『民告官』案件得到落實。在保先教育中,發動群眾和相關部門向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提出寶貴意見,包著有錯必糾,誰犯錯誤誰檢討,並且立即糾正的原則。該市從年初以來,在保先教育中接待了群眾的上訪人員及其影響發展經濟環境,個別官員不廉潔的問題,及時進行了糾正和處理,使保先教育的成果得到顯現。通過減輕思想負擔,提高了工作效率。
牡丹江市今年年初到今年3月的保先教育中,有100餘位行政復議來訪人,辦理行政復議案件21件,其中有18件是土地林地確定權屬案件。在已審結的12件中,維持3件,撤銷具體行政行為的9件。撤銷案件均屬土地林地確定權屬案件。市政府受理的行政復議案件驟增,撤銷具體行政行為案件佔到75%。
據介紹,土地林地權屬案件成為熱點,有其歷史原因。有關人士分析說,在計劃經濟時期,由於自然資源屬於國家集體所有使用,群眾對其重視不夠,山林土地權屬不明、界限不清的問題普遍存在。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制度的變化和資源的再分配,加之國家實行農業稅費改革,這些自然資源變成了香餑餑,山林土地權屬不明、界限不清的問題也就逐漸地暴露出來。
除歷史原因外,造成撤銷率高的另一個原因是執法行為草率。有關人士深表懮慮地說,在行政執法中,有的領導拍腦門決定的多,情、理、法關系倒置的多,執法者怕繁瑣,輕規范的多。這種重目的,輕手段;重內容,輕形式的直接後果就是草率、低能執法。
通過保先教育,有關人士為醫治『執法綜合癥』開出藥方:堅決清除『客串』執法行為;用《行政許可法》、《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對各級行政機關領導乾部直至基層行政執法人員的全面『洗腦』;理順行政執法體制,改變多頭執法的狀況;同時加強層級監督。有關人士認為,正是政府通過保先教育使這一『民告官』制度的積極態度,纔使群眾敢於『民告官』;正是對人民群眾反映出的問題不掩蓋、不回避矛盾,纔能做到『自己的刀削自己的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