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黑龍江可能發生旱澇災害 5年內建成現代化防汛抗旱指揮系統
2005-03-30 06:55:48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於鴻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3月30日電根據黑龍江省氣象臺預測分析,黑龍江省今年大旱、大澇都可能發生,防汛抗旱形勢不容樂觀。昨天,記者從全省防汛抗旱工作會議上獲悉,加快防洪水毀工程修復、抗旱水源工程建設、加強河道清障、突出抓好農村抗旱和重點抓好水庫安全度汛是今年防汛抗旱的主要任務。

  目前,黑龍江省防洪水利工程的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防洪標准偏低,特別是一些中小河流堤防防洪標准不高、隱患和險工弱段多。松花江、嫩江部分控制工程標准不高,崩岸坍岸險情時有發生。二是部分城市達不到防洪標准。三是許多水庫帶病運行。四是中小河流水文監測點少。

  今年的抗旱工作以春旱、保春種為重點,西部松嫩平原重旱區要以打並為重點、開展『五小工程』建設;中部山地丘陵缺水區,以雨水積蓄工程為主,推廣『坐水種』;東部平原缺水區,淺層地下水豐富,推進抗旱小井抗旱。按照《防洪法》和《防汛工作條例》『誰設障、誰清除』的原則,制定清障計劃」,杜絕新的違章設障行為。

  防汛抗旱物資『寧可備而不用也不能用而無備』,在主汛期到來之前,各地要保證江河堤防每公裡備土2000立方米,重點堤段、險工弱段每公裡備土4000立方米。以抗春旱、保春種為中心,按照『先生活、後生產,先節水、後調水,先地表、後地下』的原則,強化水量統一調度和管理,堅持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相結合的科學抗旱措施,強化節水管理。今年全省要確保完成新打抗旱和水田補水井1萬眼,增加節水點灌面積200萬畝,解決水田補水面積100萬畝。

  對中小型水庫和正在進行除險加固的水庫要強化管理,特別是小型水庫在主汛期一定要派專人24小時看守,一旦發生險情,要及時轉移下游群眾,保證人員安全。

  牡丹江、雞西、伊春黑河、大興安嶺等地處於山區,常因局地暴雨發生山地災害。因山洪突發性強,成災快,在防御上目前主要以避災、躲災為主。因此,要求各級防辦要以小流域大洪水防御作為防洪災重點和突破口,認真研究制定防御山洪災害方案,特別是細致的預報、預警和人員轉移方案。

  此外,要在洪水預警預報、信息傳輸、防洪決策調度等方面逐步實現自動化、現代化。完成省防指揮系統軟件開發任務,並投入試運行。全面完成第二批牡丹江、黑河、伊春和大興安嶺四個地市級防汛抗旱指揮系統建設任務,啟動第三批綏化、雞西、鶴崗、雙鴨山、七臺河五個地市級防汛抗旱指揮系統建設。爭取再用5年左右時間建成覆蓋全省的現代化防汛抗旱指揮系統工程,為科學防汛抗旱提供技術支橕和保障。

責任編輯:杜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