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3月31日電 媒體報道了『色素做出「雜糧饅頭」』後,引起了市民的關注。昨天,記者再次查訪一些超市、面食店發現,原本熱銷的『雜糧饅頭』已乏人問津。一餐飲業人士昨天向記者披露:使用合成色素在飲食行業內是公開的秘密。
撕燒雞染紅了手指
據一家飯店的廚師透露,為了賣相好,給紅燒肉、醬肘子等食品上色在餐飲業是很常見的。但過去他們都是使用一種叫做紅曲米的天然色素。現在一些飯店為了省錢、好看,就拿合成色素替代,做出來的菜顏色特別鮮艷。
按照這個師傅的指點,記者來到我市一家著名飲食培訓中心,點了一道燒雞。燒雞呈深粉紅色,在翠綠的生菜葉襯托下顯得分外好看。撕開雞皮後,白色的雞肉露出幾大塊粉紅色,明顯區別於熏出來的醬紅色,而且,記者撕雞的手也被染上了紅色。記者隨後又走訪了一些飯店,發現制作這種『掉色食品』的飯店並不在少數。
『胭脂紅』扮靚醬肘子
為了弄清楚『掉色食品』到底是用什麼色素染出來的,記者又來到食品添加劑一條街。賣添加劑的人對各種色素的用法都輕車熟路,聽說記者要做醬肘子,一女老板推薦使用上海某廠出的『胭脂紅』,據她說不少餐飲企業都是她家的常客。臨走她還補充:『要是做三黃雞就用「日落黃」。』記者發現,『胭脂紅』、『日落黃』價格非常便宜,每桶(500克)只賣20多元錢。
食品過分鮮亮需留意
省烹飪協會專家介紹,色素有沒有危害,關鍵要看加什麼色素。合成的化學色素會致癌,但由於成本比天然色素低至少20%,所以一些不良飲食從業者往往選擇化學合成色素。他提醒消費者,『如果一些菜的顏色特別鮮艷和光亮的話,需特別留意。而且,添了合成色素的食品好看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