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3月31日電 通過與香港合作,黑龍江省邁出了對外開放的多個第一步。如今,在CEPA框架及東北振興的大背景下,港資更加關注這片黑土地了
港商紛至沓來駐足龍江
黑龍江從未像今天這樣吸引著千萬裡之外的香港。
2005年的第一個工作日,港龍經濟促進會就組成了38人的考察團到黑龍江考察,尋求合作。香港黑龍江經濟合作促進會副會長方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考察團成員已有意在綏芬河市構建專門展銷香港產品的香港城,爭取讓香港眾多名牌產品、輕工產品經黑龍江拓展俄羅斯及東北亞市場。十年前到過黑龍江的方平認為,目前到黑龍江投資時機剛剛好。
考察團成員香港韻利發展集團總裁劉恩嘉告訴記者,該集團今年將在黑龍江省投資1.8億元重點開發農業經濟信息網和網絡終端的經營服務。而此次考察團團長許榮茂名下的世貿集團早已慧眼獨具,捷足先登在黑龍江投巨資,繼在哈爾濱建設世茂國際社區、在綏芬河投資100億分期興建中俄綏———波貿易綜合體外,又與俄羅斯濱海公司和綏芬河市政府就創辦『綏芬河大學』簽訂意向性協議。
1月8日至13日,第二代船王包陪慶任團長、廠商會主席楊孫西任名譽團長的考察團,率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及香港工商界知名人士赴黑龍江考察。這次考察活動不但促成數項投資,黑龍江大自然環境優美等優勢,更讓考察團成員對開發旅游業深感興趣。
1月24日至29日,50餘家香港企業參加的香港企業赴東北商務考察團,對東北地區的裝備制造業、食品加工業、制藥業、能源行業企業進行考察,並與我省近200家企業進行了項目對接,達成了香港和興建築公司與哈西新區改造建設辦公室的體育產業開發、香港華閩集團在綏芬河口岸對俄紡織和玩具出口等20多個初步合作意向。考察團團長蔣麗莉的話很有代表性:『如今的黑龍江商潮四起,抓住了黑龍江就等於抓住了東北亞……』
據不完全統計,自去年11月香港活動周以來,先後有400餘個企業、1000餘名香港各界人士到我省考察項目、洽談合作。
來自省招商局的統計,今年前兩個月,我省利用港資合同金額8292萬美元,實際利用金額為2523萬美元。合同利用外資同比增長256%,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1002%。
港資在黑龍江鎖定了什麼
大財團來了,制造業大亨來了,酒店業巨頭來了,香港的財富人物從未像現在這樣頻頻光顧黑龍江。那麼,他們在黑龍江鎖定了什麼呢?
記者在對港商的采訪中了解到,他們的目光主要鎖定五大領域:一是看好我省城市擴張和新區開發。我省城市化進程慢,水平低,公用設施落後,土地空間廣闊。港商對城市路橋、燃氣、商住等領域投資的積極性很高;二是看好國企改制和重組。他們普遍認為,在全國整體上由政策性開放轉向制度性開放的今天,能低價拿到一塊國有資產,可能是最後的機會了;三是看好我省對俄合作的優勢。我國整頓邊貿秩序和俄羅斯打擊『灰色清關』,對俄經貿合作進入上昇轉型期。我省有對俄合作已經形成的市場、公共關系、口岸平臺和經貿通道等優勢。他們都有借助我省參與對俄經貿合作的需求,從而參與東北亞跨國合作,為企業發展進行國際化戰略定位;四是看好我省與俄遠東地區的戰略資源。我省與俄羅斯遠東地區戰略資源富集,能源、森林、礦產、水利等開發潛力巨大。港資對一般利潤的常規領域投資已不那麼感興趣,重點開始轉向開發經營支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資源,為企業尋求恆久市場和穩定的利潤;五是看好我省產業缺位的市場空間。我省第三產業落後,服務貿易發展潛力巨大。我省是國家宏觀調控重點支持的地區,在東南沿海土地、能源、運輸等難以支橕持續發展的形勢下,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急切尋求出路,黑龍江已成為他們理想的去處。
龍港合作期待上層次
據有關部門統計,在過去二十多年裡,我省通過龍港合作邁出了對外開放的多個第一步。第一宗商品出口合同、第一家外商投資企業、第一筆境外融資項目都始自於香港。如今,在CEPA框架、中俄經貿合作戰略昇級及東北振興的大背景下,雙方的合作已經掀開了新的一頁,期待更上層樓。
哈工大國際經貿關系學院院長宋要武認為,龍港合作前景廣闊,面臨新的發展機遇。CEPA的實施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首次與港澳地區形成的具有自由貿易區性質的合作,特別是今年1月1日CEPA第二批內容的啟動,內地在投資和貿易便利化等領域進一步降低了香港要素進入的門檻。作為國際性多功能經濟中心,香港資金充裕,現代服務業發達,以貿易、金融、旅游為主的第三產業佔GDP總值的80%%,進入後工業化社會後,勞動密集型產業大量向外轉移。同時,香港的資源、原材料、半成品、食品等主要依賴進口,勞動力供應不足且工資水平不斷攀昇,生產和商務成本高昂。我省是國家的老工業基地和糧食主產區,國有資本集中,自然資源富集,開發潛力大,地處東北亞中心,背靠俄羅斯遠東地區,極具市場吸引力。兩地在資源條件、經濟結構和發展水平方面的差異,客觀上形成了很強的互補性,為雙方擴大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目前港資進入我省的勢頭很旺,但較大額投資尚在觀望中,不能落地的重要原因是我們缺乏相應的合作平臺,資源過於分散,合作概念模糊,直接影響戰略投資人下決心。香港南益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林樹哲談道:『與過去不同,今年到黑龍江來的不少大企業,上手就想做一個大的板塊,但我們感到這裡的合作題材和概念還不清晰,現在黑龍江的業態還處於「等客」的狀態,還缺少適合商業團隊進入的舞臺。』
他建議,我們要在項目生成機制上創新。項目的前期開發、包裝要精,要打眼,要有針對性,要有專業人士和權威性的投資促進機構參與。在項目生成過程中,政府要有足夠的投入和專門的機構跟蹤,分行業、分地區推行重點項目官員制,從項目的開發、包裝、推介、對接,一直到資金落地實行全程服務。同時,提高政府公共信息資源的利用效率和開放水平,對政府采集、加工、使用的信息資源給予外商共享,在更多的領域對港商投資放開。
為推進龍港合作,在去年香港活動周期間,雙方成立香港黑龍江經濟合作促進會,會長張宏偉說,促進會還是一粒種子,要爭取省委、省政府更多的支持,還要發揮政協、工商聯、統戰組織的作用,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纔會讓這個種子在龍港兩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從而推動龍港經貿合作再上新臺階。張宏偉透露,2005年促進會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把工作重點放在引導龍港兩地共同開拓俄市場上。他還建議黑龍江省的企業家要敞開胸懷,必須把自己的企業量化到國際舞臺上,緊緊抓住促進會的契機,主動與港商合作,與世界巨人同行、結伴,纔能成為巨人,從而帶動龍港雙方在更高層次合作雙贏。
港商從未像今天這樣頻頻光顧黑龍江,大批量港資在此找到了新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