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4月2日電 清明時節,一向以暴利著稱的殯葬用品市場,在哈爾濱勁刮降價風。一個過去要賣300元左右的花圈,現在標價只有160元;動輒兩三千甚至上萬元的骨灰盒,開始出現中低檔價位,最低的不足百元。針對『低保』『五保』等困難家庭的『一費清』服務,從運屍、火化到骨灰寄存,全套服務只需300元。
殯葬市場的變化緣於民政部門職能的調整。長期以來,殯葬行業一直由民政部門壟斷經營,尤其是外帶骨灰盒寄存受限等『霸王規定』,招致市民『死不起人』的抱怨,民政部門也因此成為媒體關注和人大評議的焦點。2004年12月,哈爾濱市民政局按照《行政許可法》相關規定,以建立公平的殯葬市場經濟秩序為核心,開始殯葬經營體制改革,對已執行十幾年的《哈爾濱市殯葬管理條例》進行調整。
新條例取消了民政部門在遺體運送、寄存、修建墓地、喪葬用品經營等5項審批權。尤其是第29條對喪葬用品管理,將原有的審批程序調整為備案手續,經營戶只需到工商部門領取執照,就可自主經營,經營范圍也由過去的壽衣、紙花,擴大到包括骨灰盒在內的一切喪葬用品。殯葬服務單位只負責殯葬服務和對外租賃經營場地,放棄殯葬用品經營權,殯葬用品市場由此全面放開。
放權的同時,民政部門對名目繁多的殯葬收費重新盤點。取消群眾反映強烈的二次倒運費、卸屍費、停車費等11項收費。對困難人群和重點優撫對象的『一費清』和減半收費政策,已使123個困難家庭受益,人均收費不足300元。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