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3日電 2004年12月31日,我國最大的石油生產基地大慶油田交出了2004年度的『成績報告單』:生產原油4664萬噸,比計劃超產10萬噸,生產天然氣20多億立方米,總油氣產量達4802萬噸。此前,大慶油田公司第4次蟬聯中國納稅百強排行榜榜首。這份『成績報告單』表明,大慶油田漸入可持續發展軌道,其『創建百年油田』戰略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1959年,當滾滾石油從大慶第一口油井噴薄而出,舉國歡騰,世界驚嘆。中國,徹底摘掉了『貧油』帽子。從此,作為全國最大的原油生產基地,大慶油田年產原油5000萬噸左右,佔全國原油產量近1/3,美麗富饒的黑龍江也成了新中國的能源工業基地。
然而,自1998年以來,大慶原油每年遞減量150-200萬噸。如何為全國經濟建設繼續作貢獻,持續打造東北能源工業基地?歷史給了大慶油田新的考驗。
為了尋找更多的油氣資源,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把勘探作為發展油氣資源的首要工作,大力發展勘探技術。油田勘探開發所要解決的均是世界級技術難題,為此,油田公司建立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全面實施課題制管理,優化科技資源配置,強化科研管理全過程激勵,激活科技人員的創新潛能,圍繞完善特高含水下水驅技術、發展聚驅技術、探索聚驅後三次采油新技術等10項重大現場試驗,大力開展系統科技攻關。在昔日的荒郊野外,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石油勘探成果喜報頻傳:松遼盆地北部中淺層石油勘探已形成三個大場面;海拉爾盆地油氣勘探取得新突破,正在成為大慶探區松遼盆地以外的又一生產基地;三江等其它外圍盆地勘探也出現新進展,正在成為下一步勘探重點和尋求突破的領域。深化葡萄花油層精細勘探,找到3個五千萬噸級勘探目標,勘探成果不斷擴大;加大扶楊油層技術攻關力度,找到3個規模儲量後備區,展現了較大的資源潛力;松遼盆地北部深層天然氣勘探取得了歷史性重大突破,徐家圍子斷陷近期有望探明1000億方大型天然氣藏,將成為中國陸上第五大氣區;海拉爾盆地滾動勘探場面繼續擴大,成為大慶油田新的生產領域。喇薩杏油田部分主力油層采收率突破50%大關。聚驅年產量保持在1000萬噸以上,大慶油田已成為世界最大的三次采油生產基地,外圍油田實現了年產油量連續6年400萬噸以上穩定增長。長垣老區加大研究力度,強化了儲層認識。外圍油田開展精細研究,指導了注采系統調整、井網加密和注水結構調整;通過優化水聚兩驅綜合調整,改善了油田開發效果。
為了減輕石油產量遞減為黑龍江省經濟帶來的影響,省經委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加快了雙城、海拉爾等外圍油田勘探開發,預計每年外圍油田可新增石油產量300-400萬噸。天然氣是黑龍江省能源建設的又一驕傲。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把天然氣作為一個支柱產業來研究、規劃和發展,加大松遼盆地北部深層天然氣勘探力度,徐家圍子斷陷天然氣勘探取得歷史性重大發現,為『以氣補油』奠定了基礎。在近日召開的一次松遼盆地深層天然氣勘探研討會上,有專家認為,松遼盆地北部深層豐富的天然氣資源,可供勘探面積大,遠景資源量大,有望成為中國陸上第五大氣區,坐上東部地區天然氣第一把交椅。天然氣正在成為大慶油田的又一個經濟增長點。近年來,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累計新增石油探明儲量25178萬噸,累計新增天然氣探明儲量148.99億立方米。經過40多年開發建設的大慶油田依然充滿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