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4月6日電 『高價收藥』,好賣的藥藥販子再轉手賣給藥店,那麼那些過期藥、不好賣的藥收來後,究竟拿給誰吃了呢?記者跟蹤調查,把目標鎖定在哈爾濱市的小藥店、小診所。
在香坊區某診所。記者剛進屋,一老者迎了上來。
老者:『治病嗎?』
記者:『不,不治病。想賣點藥。』
老者:『賣什麼藥?』
記者:『什麼藥都有,收來的,便宜。』
老者:『我這是中藥療法,中藥都有什麼?』
這時,從裡屋走出來一位老太。她再仔細打量了一會後說,現在我們的藥還有,你走吧。
在哈爾濱市南崗區某藥店,記者說明來意,店主說成品藥不收,我賣的是原料藥,而且是中藥。
記者指著五味子,問多少錢一斤?
『30元、40元不等。』
多少錢能要貨?
『不好說,拿來貨看看再說。』
之後的幾天,記者又走訪了道外、道裡區,發現一些小診所、小藥店都表示要貨,不過他們的量比較少,品種相對單一。
一知情人向記者透露,『高價收藥』者收來的藥,在城市銷量比較少,收來的藥大部分銷往農村。他說,大街上的收藥者是零星的,不過還有人收他們的藥,然後再大批銷往農村。收藥者再通過農村的小藥店、小診所賣給農民,農民纔是『高價收藥』者真正的『消費者』。隨後,記者撥通了貼在哈醫大二院附近的一個收藥者的電話,在她的口中得到證實,她收的藥賣往綏化某縣。
治病救命的藥品在藥販子手中成了損人利己的工具,藥監部門如何面對黑心藥販?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