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4月6日電 拉鎖馬路現象的出現,是每一個城市的通病,多年來各城市政府都在下力氣逐步解決這個難題。4日19時至20時,哈市城市規劃局在『規劃公園』網站上,就市民普遍關心的問題給予了現場解答。其中,當市民問到馬路拉鎖難題何時能夠徹底解決時,規劃局相關領導進行了認真答復。
『作為一名哈爾濱市民,我很關心哈爾濱的設施建設,尤其是道路建設,現在的道路建完不久就開挖,不但衛生差,而且影響老百姓出行,我想問問為什麼規劃總是跟不上建設?』面對一位市民的提問,規劃部門拿出了十條具體可行的措施:
一、城市基礎設施規劃是城市總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哈市現有給水、排水、電力、通信、煤氣、供熱和廣電共七類重要基礎設施,每一類都有科學、合理、完整的專項總體規劃。
二、為了避免各自為政,城市規劃部門在前期規劃中充分發揮綜合協調作用,使城市各自獨立的專業管線相對規范地管理,盡可能統一到完善的建設過程中來。
三、在實際工作中,為了盡量避免城市道路的重復開挖,城市規劃部門嚴格執行『先地下後地上』的原則。
四、對路橋工程、城市新建小區工程、舊區改造工程等城市建設工程都由規劃部門統一編制管網綜合規劃。
五、對二環路等城市路橋重點工程,組織協調各專業部門先行建設、充分預留,確保5年內不再開挖。
六、要求各管線專業部門每年初提出全年建設計劃,以便統一協調。
七、對新建管線和舊管線改造工程,要求其管徑、容量考慮將來發展需求。
八、在經濟、技術條件可行的情況下,逐步采取綜合管廊、共同溝等新工藝。
九、對城市新建小區、開發區等城市新區建設,在統一規劃的基礎上,各類基礎設施管線集中建設,避免重復開挖。對城市舊區改造和分散建設的各類管線,在滿足各專業不同技術要求前提下,盡量避開城市主要街路。
十、要求各管線專業部門在施工中加強施工組織管理,采用新工藝,提高施工的技術水平和科技含量,減少對城市的影響。
此外,規劃部門認為,怎樣在滿足城市發展的前提下,少挖道路、少乾擾交通、少影響人民群眾生活,是至關重要的問題。為此建議,管線工程多是時間短、任務急、工程量小的項目,完全可以在短期內完成,這樣就可以大大減少一些負面影響。有些工程可以做到當天開工,當夜完成,避免造成不良影響,道路及時恢復和確保質量是最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