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是規范還是滯死 六問哈爾濱市報刊零售市場
2005-04-07 13:18:15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4月7日電 日前,哈市有關部門為解決省城報業市場不規范問題,提出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決策動議,將首批200個報亭全部分配給哈爾濱市某報業集團(此前已先期給這家報業集團分配過50個)。這些報亭

  都在哈市黃金地段,把黃金地段的報亭都給了一家報業集團,其他報業集團即使以後分到了城區邊邊角角的報亭也無法與其平等競爭,政府職能部門制造了獨家壟斷的局面,就此人為引燃了報刊惡性競爭的導火索。

  在此之前,哈爾濱市市長石忠信曾主持召開哈市報刊亭建設協調會,對哈市區報刊亭建設及經營管理等相關問題作了明確安排。這次協調會旨在徹底解決困擾省城媒體多年的報刊銷售公共銷售平臺問題,實現各家報業集團產品平等進入報刊零售市場。對此,各家媒體也都寄予了很大希望。協調會後,由市政府相關部門牽頭,市郵局、省、市報社等單位組成的聯合考察組赴上海、北京、重慶等報刊亭發展較好的地區進行了考察。考察組考察結束後得到共識,這些地方的共同成功經驗就是聯合組建公司,保證報刊零售成為為各家報業服務的真正意義上的公共平臺。然而,就在協調會後,哈市有關部門向各有關部門下發了《哈市報刊亭建設經營實施方案》的征求意見稿,仍然准備把擬建的500個報刊亭的建設管理,由哈爾濱市某報業集團獨立組建公司,省報和郵局合建一個公司。在建亭地點上,仍然向哈市某報業集團傾斜。對此,省報集團和郵局據理力爭,向省市有關部門陳述自己的立場和觀點,認為這樣只能形成各自為戰的經營格局,不僅無法實現搭建公共平臺的初衷,反而會加劇已經日趨激烈惡性競爭。此後省、市各級領導也均在報告上做出了批示,此事就此擱置。

  1城市報刊亭究竟為誰而設?

  作為大眾傳媒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報刊發行是宣傳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普及科學文化知識、傳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有效途徑,而報刊零售則是報刊發行兩種途徑之一。作為報刊零售的主要基礎設施和銷售終端,零售攤(亭)正是為了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而建的,正因為如此,全國各大城市紛紛加快了報刊攤亭的建設,一座座造型新穎,功能齊全的報刊亭,正逐漸成為都市裡一道亮麗的文化風景線,甚至被譽為『城市衣襟上的鮮花』。按照市場經濟的原則,誰出資誰便享有對報刊亭的所有權,這話乍聽起來一點問題都沒有,但是,報刊發行既有一般的行業屬性,同時也具有意識形態的特殊性,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報刊亭的所有權必須建立在為廣大讀者服務的基礎上,他不應該被哪一家報業或文化企業所壟斷並成為實施競爭、謀取經濟利益的工具,而應該成為向眾多報刊媒體平等開放的平臺,在這個開放的平臺上,各家報業、雜志社的文化產品都能夠無障礙的進入,並在公平競爭的基礎上爭奪讀者的眼球,否則,必將會導致報刊市場的惡意競爭,同時也影響到讀者對報刊消費自主選擇的權利,這一點,早已被多個城市報刊競爭的歷史經驗所證明。誠然,作為報刊零售的終端,報刊亭目前來說還是一種稀缺資源,不是誰想投資建設就可以投資建設的,他必須要符合城市規劃和發展的要求,還須得到政府有關部門的審批許可,因此,報刊亭的控制權自然成了一個城市不同報業集團的競相追逐的『熱點』,而政府手裡掌握的審批權,顯然是一種公共資源,從這個角度而言,政府有關部門在對報刊亭的審批過程中,必須采用公平、平等的態度,從維護報刊市場有序的競爭和健康的發展出發,公正合理的使用手中的權利,避免因為地方保護主義或者是部門利益的因素人為地造成報業及文化企業之間競爭的不平等。綜上所述,小小的報刊亭,其實是屬於全體市民的,它體現著一個地方、一級政府對推動文化事業健康發展的能力,更體現著政府打造開放形象,營造公平的經濟發展環境的魄力。

  2公共資源分配怎能厚此薄彼?

  報亭的設置必須經過政府有關部門的統一規劃和審批,審批的權力只能由政府來行使。報亭的佔地是公共的,設置報亭的權利也是由承擔公共管理職能的政府所賦予的,所以,報亭的分配,實質上是一種公共資源的分配。政府對於任何一種公共資源的分配都必須體現公平的原則。以報亭為例,業內人士都清楚,目前的報業競爭主要是圍繞發行量來展開的,而報紙的發行,除了整訂,就是零售。許多報紙,尤其是晚報類報紙零售量在整個發行量中佔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零售離不開報亭,報亭的擁有量,直接影響著報紙的零售量。政府有關部門出於確保交通、市政建設的考慮,限制報攤賣報和沿街流動賣報,並著手報亭的建設,這樣的初衷,這樣的做法,我們是能夠理解的。但政府有關部門,在對報亭這種關乎傳媒生存發展的命脈的公共資源的分配上,卻是明顯傾向於一方,導致了有的報紙發行暢通無阻,有的飽受掣肘,致使報業的良性競爭演變為明顯有失公允的不正當競爭。報亭好比一個拳擊臺,是公共的,競爭對手可以憑借自己的實力,在拳擊臺上按規則進行比賽,但如果拳擊臺都被壟斷了,它的所有權屬於競爭雙方的一方,然後再由擂臺的所有者宣布其他人無權上臺,那麼比賽該如何進行,公平競爭又如何能實現呢?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進一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出發,政府職能應該從無所不為的萬能政府轉變成有所必為的有限政府,把工作內容最終集中到規劃制定、經濟調節、市場監管、區域協調、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等方面上來;從熱衷於『管、審、批』的乾預型政府轉變成致力於『扶、幫、助』的服務型政府,把工作任務集中到幫助企業排懮解難上來;把工作基點落實到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實現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上來;從不受約束的自由政府轉變成依法行政的法治政府,把工作規范統一到相關的法律法規上來。這些,都要求政府的決策必須公開、公正、透明,尤其是公共資源的分配上,決不能厚此薄彼。

  3是規范還是滯死?

  在報亭的分配問題上,許給一部分單位以巨大的便利,而置其他媒體的正當利益和要求於不顧,這樣的做法,對哈爾濱市整個報業零售市場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呢?這樣的做法,究竟是規范還是滯死?回答這個問題,還是要從政府職能的定位說起。政府對經濟社會事務的乾預,如何做到『到位』而不『錯位』『缺位』呢?以什麼來判斷政府職能是否合理呢?這就要求我們站在提高執政能力的高度,做到執政為民,以人為本,堅持統籌兼顧,協調好改革進程中的各種利益關系,切實把政府經濟管理職能轉到主要為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上來,從傳統體制下的經濟建設型政府轉成公共服務型的政府。要由投資主體轉變為制度的供給者和政策、規劃的制訂者,通過良好的公共服務來增加社會投資。尤其是在開展黨員先進性教育過程中,更應該主動傾聽來自方方面面的不同意見,主動改進不規范的行政行為,主動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良好環境,主動打破阻礙發展的條條框框。在這方面,我們看到許多城市早已經行動起來,紛紛出臺各種措施,通過政策的引導,科學有序地整合報刊零售市場,從而做大整個行業,使每個競爭主體從中受益。從中不難看出,偏袒一方,而非從整體上建設行業發展環境,只能導致個別企業的畸形的發展,卻制約整個行業的整體發展。是規范還是滯死?答案不言而喻。

  4考察『經驗』為何被擱置?

  當哈爾濱的報紙零售業還在無序競爭中廝殺之時,上海、北京、重慶等大城市報業零售已經由過去的分散走向聯合。以上海『東方售報亭』為代表的全新的銷售網絡,不僅使零售渠道不暢而引發的矛盾被一一化解,惡性競爭煙消雲散;同時,作為一項全新的文化產業,已顯示出無限生機。聯合組建公司,整合零散的銷售力量和分散的銷售網點,使報刊銷售渠道真正成為公共平臺,避免互相打壓、惡性競爭。這些都是被考察團充分認可的成功經驗。然而,時至今日,這些學來的經驗在哈市報刊亭設置的決策中難覓蹤影。在上海,『東方售報亭』幾年來已成為都市文化亮麗的風景線。早在1998年11月28日,上海市就由市郵政局、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和新聞出版局四家單位共同籌資,成立『上海東方報刊服務有限公司』,開始把報刊零售作為一項文化產業來重點發展。公司依托由正大網絡,通過強強聯合,對資本進行有效配置和規模經營,把發展『東方售報亭』作為主營陣地,拓展了市場空間,提高了資本運營水平,增強了自我發展能力。實現了『高起點起步,低成本擴張』的良性循環,成為名副其實的輻射全市的報刊銷售公共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文匯報、新民晚報、解放日報等幾家主流報紙由過去的打破腦袋爭市場,到現在攜起手來闖市場。在有序競爭的和諧環境中,各自實力競相提昇。報亭還創造了幾千個就業崗位,安置了大批下崗人員再就業。在北京,一個個零售報亭成了京城的文化亭、便民亭、安全亭。2001年8月,北京市下發了《關於加強全市報刊零售亭建設意見的通知》,提出本著為市民提供方便、優質服務的原則,建設現代化的報刊零售亭。所需建設資金由郵政部門籌集,市、區縣政府給於一次性補貼。為加強領導協調,北京市還建立了報刊零售亭聯席會議制度,由政府一名副秘書長和精神文明辦負責人擔任召集人。到目前,全市已建有報刊亭2000餘個,書報刊統一供貨、統一配送、統一結算、統一服務標准,嚴禁非法報刊進入報刊零售亭,達到了淨化文化市場的目的。在重慶,『三峽書報亭』異軍突起。多方出資組建的『重慶市三峽書報刊傳媒有限公司』2003年7月掛牌營業。『三峽書報亭』主要經營國家認可的報紙、雜志及圖書,經銷各種音像制品,還代理公用電話,代售福利彩票、郵票等,運轉良好。多家聯合,搭建報刊銷售的公共平臺,正是以參與競爭的姿態,迎接文化市場全球化挑戰的選擇。對完善城市文化功能,規范文化市場管理、促進報業良性發展意義同樣重要。既是未雨綢繆,又是雪中送炭。哈爾濱要打造與國際接軌的文化名城,這些經驗尤為寶貴。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政府的一些職能部門在認認真真學習考察之後,面對經驗為何悄無聲息,甚至還要眼睜睜看著無序競爭在加劇?

  5不正當競爭傷害了誰?

  報業競爭不可避免,但是競爭需要一個寬松、公平、合理、有序的環境。我們要站在繁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高度,給省內各報一個平等的競爭機會。過去不合理的零售格局應該立即糾正,而不應成為新的不合理做法的借口。更不能成為濫作為的遮羞布。在報業競爭方面,城市的管理者應該強化法律意識。國家《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措施,制止不正當競爭行為,為公平競爭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得支持、包庇不正當競爭行為。政府及其所屬部門不得濫用行政權力,限定他人購買某些經營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經營者正當的經營活動。否則政府及其所屬部門裡的直接責任人員將承擔法律責任。另一方面,必須首先看到,在我國,報刊發行市場是社會文化市場的組成部分。報刊零售工作帶有很強的政治性。在這個市場裡,散布在城鎮街路兩側的報刊零售亭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陣地建設的重要內容。眾所周知,哈爾濱市既是哈爾濱市委和市政府所在地,也省會城市。在哈爾濱市報刊亭每個報刊零售窗口裡,至少省內各報應該享有平等的競爭機會。每一個哈爾濱市民,他既是哈爾濱人,也是黑龍江人。通過閱讀報紙,他們聆聽著哈爾濱市這個大都市邁進的足音,也同樣願意了解黑龍江改革開放的最新成果。各級黨報都需要壯大自己,促進黨的新聞事業向前發展。良性競爭促進報業發展,而無序競爭和惡性競爭導致兩敗俱傷,最終傷害的是黨的新聞事業,損害哈爾濱的形象,讓群眾對我們的執政能力產生懷疑。有關部門要有大局意識,自覺服從和服務於黨和人民的最高利益,用好權、執好政。

  6城市報刊亭該走向哪裡?

  根據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報刊零售行業將逐步向國外零售企業開放,在喊著『狼來了』的同時,我們也該問問自己,准備好了迎接挑戰了麼?實話說,哈市的報刊零售還處在一個比較低的水平上,銷售渠道單一,僅靠著由一家報業集團控制的報攤作為銷售終端,且不說與國外報刊零售公司成熟的運營機制、模式和人纔相比,就是與上海、北京等發達城市比較,也還有著不小的差距。以上海為例,為了提高報刊零售業的市場競爭力,該市市委市政府決定建立以郵局為主,與解放日報報業集團、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及上海新聞出版局四方合作的東方書報刊公司,將報刊零售作為一項文化產業來發展,通過市場運作,形成了有效的資本累、資源配置和規模經營,很快便佔據了上海書報刊零售市場三分之一的份額,鞏固了黨的選創思想文化陣地,為迎接入世的挑戰做好了准備。實際上,對於哈市目前這種落後的報刊零售業態,市政府有關領導和部門也已經認識到,其中的不足和面臨競爭的危機,並於去年就召開了由市長主持的關於哈市報刊亭建設的協調會,會上確定了要在年內建成500個多功能的報刊亭的計劃,並確定了報刊亭的建設和經營管理采取市場經濟的運作模式,由省市報業及郵局共同出資組建股份公司,會後,有關部門還組成考察團隊上海、北京、重慶等城市進行了實地的考察論證,可以說,這是省城報刊零售業作大作強的一次絕好的機會。然而,出於種種原因,這次機會最終未能得以實現。更令人不解的是,隨後哈市在擬定的《報刊亭建設經營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中,竟然把擬建的500個報刊亭的建設經營一分為二,而這種分開經營、各自為戰、偏袒一方的做法,不但無法實現搭建公共平臺、共同發展壯大的目的,而且有使本已經越演越烈的報業競爭向更加非理性化的方向發展的可能。這種做法,只能使報業競爭的成本越來越大,這樣的競爭實際上沒有真正的贏家,幾敗俱傷,苦不堪言。報刊零售企業的競爭力也因此越來越來越萎縮,一旦有國外的零售企業進入哈市,我們現有的零售業態只能是不堪一擊,俯首稱臣從這個嚴峻的現實來看,對於省售市場,政府有關部門是到了該痛下決心,尋找出路的時了。最佳的選擇是迅速建立由各競爭主體平等參與、共同組建報刊零售公共平臺,或者由競爭主體以外的實體經營報亭,以體現公平原則。最底線的方法是平均分配,這無論如何是落後的,是與大市場的趨勢相悖的,但總不至於顯失公平。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