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4月8日電 『「和諧社會」用我們老百姓的話說就和過日子是一個道理。家和萬事興,咱只有家庭和睦了,纔能過上好日子,纔能奔小康。』黑龍江綏化市北林區農民田德貴坐在土炕上,讀著人民日報,和筆者嘮起了『國家大事』:『人民日報我每天都看,這上頭講的都是國家大事啊。關於「三農」的事我們是最關心的。昨天我們糧食補貼全都發下來了,現在啥事都公開,我們都知道。』多年閱讀人民日報的習慣,使田德貴成了村裡的『明白人』……
黑龍江省綏化市通過開展『讀黨報用黨報』活動,鞏固了黨的思想輿論陣地,推動了基層黨組織建設,提高了黨的執政能力。
順應生活方式和社會組織多樣化要求
創新賭方法,創新讀黨報、用黨報方式,讓黨的聲音深入人心
綏化市總人口為555萬,其中農村人口401萬,有黨員18.9萬,黨委338個,黨總支481個,黨支部7384個。
讀報用報首先要訂報。綏化市首創的『代收代訂』訂閱方法,促進了人民日報在該市的訂閱工作,並在全國推廣。近年來,人民日報在該市的發行量始終保持在較高的水准上。
訂報的目的在於讀報用報。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人們生活方式、擇業方式的多樣化,該市在讀報用報活動中也創造了多樣化的新形式。
城鄉處處可見黨報閱報欄;公共場所隨處皆有黨報閱報夾
走進綏化境內,城鄉處處可見到整潔的閱報欄。
在城區,流動人口較多的車站、集市、廣場、賓館、商場、藥店等場所,都建立了閱報亭、讀報櫥窗,室內則擺設著閱報夾,放置了黨報。
在農村,全市160個鄉鎮和1335個村,鄉鄉、村村都有閱報欄。在村裡,村務公開欄一欄兩用,兼作閱報欄,設專人負責更換,既方便閱讀又節約成本。
綏化還重視圖書室和閱覽室的作用。全市機關、學校、企業和多數村屯都設立了讀報用報活動室,部分鄉鎮開辦了『農民書屋』。廣大農村則在農民習慣聚集的供銷社、保健站等地,集中擺放人民日報等報刊供群眾閱讀。農民一邊讀報,一邊結合本村的實際議事,使黨的方針政策如細雨潤物,深入人心。
實行廣播讀報制,處處能聽到黨報信息
實行廣播讀報制度,讓人們無論在旅途的車上,還是在田間勞作,處處能聽到黨報的信息,成為綏化讀黨報的一個特色。該市利用無線廣播和有線廣播兩種形式,定期由專人有針對性地把黨報上刊載的有關政策、信息及時播報,讓沒有時間和條件讀報的農民、學生和軍人也能了解到相關內容。
個人閱讀與有組織閱讀相結合
用黨報提高各級黨組織的執政能力
社區有『報友沙龍』,村裡有『農民書社』,全市有各級讀報小組近2000個
在北林區太平川鎮東興村,老人李長安把積攢的人民日報拿出來,如數家珍地講起一篇篇報道:『反分裂國家法就是和平統一法,是反對「臺獨」的,這人民日報上都有。』
在綏化,各級讀報小組成為學習宣傳陣地。市直和各縣(市、區)以黨委中心組為單位,基層以黨支部為單位,社區以家庭為單位,學校以班級為單位,村屯以村民小組為單位,成立了讀報小組。安達市的社區成立了以圖書館為陣地的『報友沙龍』,望奎縣衛星鎮在敏西、敏二、蘭頭、敏東等4個村建立了『農民書社』。目前該市共成立各級讀報小組近2000個。
村裡『中心戶』成為綏化農村思想文化建設的有效載體;讀黨報是有效『抓手』
田德貴家作為村裡『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戶』,搶佔了讀報先機。老田很自豪地告訴記者:『我們家是讀報點,村裡人有啥事都喜歡來問我。大伙吃完飯來這嘮嘮嗑,我就給他們講報紙,因為他們有的人看不懂。買啥種子化肥,他們都看著我,我這信息靈通啊。』
車間開展『午間讀報十分鍾』活動,居民開展『小巷黨報論壇』,用黨報引導輿論
農民讀報,看的是致富信息。領導乾部讀報,想的是執政為民。綏化市重視組織豐富多彩的讀報活動,用黨報引導輿論。
各級黨委組織『領導讀報一席談』活動,不定期地舉辦讀報心得體會匯報會;利用重大節日在機關乾部中舉辦以黨報刊載內容為主題的知識競賽、有獎問答等活動;學校以團組織、學生黨校為陣地,廣泛開展讀報用報活動;社區組織居民開展『小巷黨報論壇』、『家庭黨報剪報展』、『報友會』等活動;企業在車間開展『午間讀報十分鍾』活動,福和集團、鑫威集團還編印了刊登職工讀報感受的簡報。
『黨報進支部、黨建邁大步』;『黨報進了村,黨群心連心』
實踐表明:黨報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有效工具
『讀黨報用黨報』活動的深入開展,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
『讀黨報用黨報』活動的深入開展,提高了廣大黨員的素質,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促進了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黨報進支部、黨建邁大步』,『黨報進了村,黨群心連心』,綏化市的黨員群眾這樣評價『讀黨報用黨報』活動的持續開展,黨組織在群眾中的威信和地位隨之提高。
全市充分利用黨報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用黨報上的各種信息引導廣大群眾致富。安達市黨委、政府通過『讀黨報用黨報』活動充分認識到,要帶領農民致富,必須解決好剩餘勞動力的問題,於是他們狠抓勞動力輸出工作,鼓勵農民創建股份公司,目前共輸出勞動力5.42萬人,組建農民股份公司169個,促進了地方經濟,增加了農民收入,也進一步提高了各級黨組織讀黨報用黨報的自覺性。
『讀黨報用黨報』增強了黨報的影響力,全市湧現出多個訂報百份單位
『讀黨報用黨報』活動的開展,增加了人民日報等重點黨報的發行量,使黨報的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全市湧現出多個訂報百份單位。
明水縣73歲的退休老師李光遠,從1994年開始就堅持自費訂閱人民日報等重點黨報黨刊。他把黨報上有關未成年人教育的內容剪裁下來制成宣傳材料,定期深入全縣12所中小學宣講,對中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思想品德教育。10多年來,他已舉辦講座100多場,聽講人數達1.1萬多人次。
提高了農民的致富能力,更加激發了他們『讀黨報用黨報』的熱情
望奎縣衛星鎮敏西村農民王忠偉,多年來堅持閱讀人民日報,黨報上刊登的政策信息和宣傳的致富典型增強了他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4年前,他根據人民日報提供的信息,搞起了肉牛飼養,僅半年就出欄肉牛38頭,淨賺14000多元。在他的帶動下,全村黃牛飼養量目前已達1300多頭,戶均3頭。安達市羊草鎮農民劉長文在人民日報上看到有關雙重覆膜香瓜的信息,立即動手種了一畝地,當年收入7000多元,在當地農民中產生很大反響,更加激發了他們『讀黨報用黨報』的熱情。
『讀黨報用黨報』活動,大大提高了綏化市各級黨委抓黨報發行的自覺性。市委書記胡世英自稱是『本市黨報發行第一責任人』,他說:『一個領導乾部,如果不重視黨中央機關報的發行,不會運用黨報來傳播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來推動黨中央的重大決策和工作部署的落實,如何同黨中央保持一致?如何提高執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