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抗日名將身首異處 趙尚志頭骨63年後終見天日
2005-04-09 06:12:52 來源:人民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人民網報道 《人民日報海外版》2005年04月09日第二版報道,1942年2月,年僅34歲的東北抗日名將趙尚志被日軍殺害。隨後日軍將其屍體分解成兩部分,屍身沈入松花江的冰窟窿裡,頭顱送新京(今長春)請功,而後下落不明。63年來,中日雙方一直在苦苦尋找其頭骨下落。

  4月7日,趙尚志外甥向媒體證實,趙尚志烈士頭骨終於找到,而且已經過公安部鑒定。

  -遭埋伏犧牲,遺體被身首分離

  在抗戰時期,趙尚志與楊靖宇齊名,曾任北滿抗日聯軍總司令、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軍長等職。

  1942年2月初,趙尚志在夜襲梧桐河警務所的戰斗中,遇埋伏犧牲,年僅34歲。

  當年2月18日上午,日軍監押趙尚志遺體准備經佳木斯空運送往新京(今長春)領賞。可是在機場,敵人發現屍體有解凍開化跡象,就決定將屍首分離,只將趙尚志的頭顱運送到長春,屍身則丟棄在松花江的一個冰窟窿裡。

  -頭顱險遭滅跡,被掩埋般若寺內

  1989年冬天,從事戰爭史研究的日本女學者山崎枝子找到了殺害趙尚志的劊子手東城政雄。東城告訴她,這顆頭顱因保存不善,日方曾想將其焚燒滅跡。幸好在當時很有影響的般若寺住持炎虛趕來,經其多方斡旋,最終這顆頭顱被掩埋在般若寺內。

  然而時隔47年,炎虛早已作古,這顆頭骨的具體埋藏地點也就不得而知。

  2004年6月1日,沈陽軍旅作家姜寶纔來長春般若寺拍攝時,從一個正在寺內施工的農民工口中聽說,他們頭一天竟然挖出了一顆頭骨,這顆頭骨沒有下顎和牙齒,已被寺裡改葬在一個山坡上。

  次日,姜寶纔等一行終於找到了那個山坡,從埋葬地點挖出了那顆頭骨。

  -頭骨鑒定與歷史記載吻合

  單個埋藏於般若寺、中年男性、左眼下方有傷……這顆頭骨的大部分特征都與日軍屍檢報告和趙尚志傳記的記載相吻合。

  去年11月29日,這顆頭骨被送往公安部進行驗證。就在此時,一張趙尚志24歲時在巴彥打游擊的照片在內蒙古被發現,並幾經輾轉來到沈陽。在這張照片上,趙尚志明顯比同齡人矮了一頭,而且又黑又瘦,像個小孩。趙尚志的家屬回憶說,趙當時的身高在1.62米左右。

  經北京公安大學的公安部第二研究所對頭骨展開鑒定,其結果是:1、系入土50年以上的陳舊性骨骼;2、男性;3、年齡范圍31-36歲之間;4、身高160-163厘米之間;5、顱骨左側的骨質缺損,系死者生前骨骼損傷後的病理改變所致。這一切,都與親屬和戰友們的回憶相符。隨後,頭骨與照片比照結果也證實了這一點。

  )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