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國網消息:遼寧營口一75歲老太太自稱是楊子榮女兒。她與英雄血脈相連?楊文言就是楊子榮?律師代理認父事件調查。
『我是楊子榮的女兒。』6月2日,75歲的老人楊秀英在營口大石橋市的家中,面對記者語出驚人。楊子榮真的還有一女尚在民間?楊秀英的父親楊文言與楊子榮是一個人嗎?楊秀英拿出了山東榮成馬道鄉金角口村委會等處開的證明和其他若乾書證後說,從上個世紀70年代初,她便開始了漫漫尋父之路,但是,至今未得到有關部門的認可。因為國家有關部門已經認定,楊子榮原名為楊宗貴,是山東牟平人。楊秀英的說法是否有事實根據?營口當地一家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已正式代理認父事件的調查。記者也對此展開調查采訪。
認父事件·緣起
『我是楊子榮女兒』
6月1日,記者接到了來自營口大石橋市一位叫楊秀英的市民打來的電話。這個電話讓記者久久不能平靜。楊秀英在電話中說:『我是英雄楊子榮的親生女兒,多年來一直尋父,雖未得到有關部門認可,但我有很多證據證明自己的身世。』楊秀英稱,『如果我父親楊文言就是楊子榮,那麼楊子榮將不再是有關部門認定的山東牟平人,而是山東榮成人。』她說認父一不為錢,二不為名,只是為了卻多年來尋父認父的宿願。
楊子榮真的留下了兒女,且仍在民間?如果這條消息屬實,將具有歷史意義。6月2日,記者一大早就趕到了營口大石橋市一探真偽。
楊秀英,1929年8月29日出生,戶口本上注明的出生地點為山東省榮成市。楊秀英告訴記者,因丈夫工作調動,一家人輾轉來到了遼寧盤錦,後又來到兒子工作單位所在地的營口?魚圈和大石橋市居住至今。
初見楊秀英,她用濃重的山東口音介紹自己是如何來到營口的。楊秀英身體十分硬朗,說話聲音響亮。提到認父一事,楊秀英說:『我找的是楊文言,她是我父親,但是後來我發現,我父親就是英雄楊子榮。』楊秀英的兒子非常支持楊秀英尋父。他告訴記者說:『我母親找我姥爺已30多年了,至今也沒有放棄過。』
認父事件·人物
父親楊文言
楊秀英6歲時,母親便去世了。母親在她的記憶中是一片空白。
楊秀英最後一次見到父親楊文言是1939年,也就是她10歲那年。一天夜裡,父親來到准備入睡的楊秀英跟前說:『孩子,我要走了,將來你姥姥會照顧你的,如果有人問你我去哪了,跟誰也別說。』隨後父親消失在夜色中,再也沒有回來過。
楊秀英說,父親從小就替地主乾活,受盡了剝削,吃盡了苦頭,有幾次險些被活埋。後來父親捎口信回家鄉,她纔知道父親已經到了東北,開始時是在大連一帶跑船,後來又被日本人抓到煤礦當勞工,冒死逃出虎口。楊秀英之後又從姑姑那裡得知,父親曾在丹東的大舅家躲了3天。楊秀英的大舅給楊文言買了一套跑船的工具,他便在沿海一帶跑船,自此杳無音信。
楊秀英說,父親楊文言的音容笑貌她還清晰地記得,因為當時她已10歲。她說,『父親生得一雙大眼,口齒伶俐,能言善辯,機智而有膽量。父親非常樂觀,經常哼著小調。有時在村中乾活,先到了地頭,也要載歌載舞一番。父親痛恨地主,這也可能是他後來走上革命道路的緣故。』
認父事件·歷程
父親和『楊子榮』一模一樣
楊秀英說,她來到東北後,不斷尋找父親的下落。後來家鄉來人說,上面有部門在調查楊子榮的事跡和他女兒的下落,鄉親們都感覺與她的情況非常相符。
1977年1月,楊秀英特意回到了山東老家,並意外得到了楊子榮戰友孫大德的住址。1978年,楊秀英懷著迫切的心情來到了北京孫大德家。當時孫老已經過世,家中只有孫老的妻子和女兒。在孫家的相框中,楊秀英看到了楊子榮的照片。『那張照片中楊子榮同我記憶中的父親一模一樣,另外,照片上的楊子榮還同我叔叔很像。』盡管這已是多年前的事情了,但跟記者提到這一幕時,楊秀英仍顯得非常激動,眼中含淚,『我敢斷定,楊子榮就是我失散多年的父親楊文言。』
離開孫家後,楊秀英與黑龍江省海林楊子榮烈士陵園聯系。陵園的有關負責人接待了楊秀英。這位負責人說,調查組認定的楊子榮年齡與她父親的年齡不符,相差11歲。後來楊秀英又和在上海工作的叔叔楊文良一起來到陵園。楊文良一眼就認定,墓碑照片上的楊子榮和自己的哥哥楊文言就是同一個人。但是後來陵園方面稱,因為上級組成的調查組已經認定了楊子榮的後代及家鄉問題,並且已經形成了結論,讓楊秀英回家等候通知。楊秀英悻悻而歸。
1979年,楊秀英得知民政部門在尋找楊子榮的家人和失落的女兒時,將有關材料郵寄給國家民政部。民政部於1979年4月3日,把材料轉給黑龍江省民政局信訪室。隨後黑龍江省民政局又將材料轉給當地的海林鄉政府民政科。當年7月31日,黑龍江省民政局又將材料轉給了遼寧省民政局。接著遼寧省民政局又把材料轉給當時的蓋縣民政局,蓋縣民政部門依據此事已經認定為由,停止了調查。至此,楊秀英尋父沒有了下文。
而楊秀英尋父一事在榮成當地更是沸沸揚揚,村裡村外人人皆知。鄉親們都認為楊文言就是英雄楊子榮。1985年,山東省榮成馬道鄉金角口村委會還特意為楊秀英出具了證明材料。記者注意到,在這份材料中,蓋有當地村委會的印章。與此同時,還有和楊文言同齡的5位村民,他們經過綜合分析後一致認定,楊子榮就是他們村裡的楊文言。
據楊秀英的兒子介紹,至1986年,楊秀英認父一事因為沒有得到有關部門的最後確認,認父工作暫停。不久前,新編電視劇《林海雪原》播出後,楊秀英一顆始終未能平靜的心再掀波瀾。在家人的支持下,她再次踏上漫漫的認父之路。
認父事件·焦點
尋找關鍵證人
楊秀英認為,楊子榮是其生父楊文言的證據有兩個:
第一,上世紀70年代初,她曾輾轉來到北京楊子榮的戰友孫大德家,在孫大德家牆上的一個鏡框中有一張楊子榮的照片。楊秀英認定,這張照片上的人就是她的父親楊文言。
第二,楊秀英到黑龍江省楊子榮紀念館認父時,拿到一本楊子榮的宣傳冊,上面有一幅楊子榮的照片。她將照片拿回家鄉山東榮成後,家鄉人對照片進行辨認,很多人認為照片上的楊子榮就是楊文言。村、鄉兩級政府最後還在認定材料上蓋了章。
楊秀英還向記者透露,她的律師正在尋找一位關鍵證人,他的證詞至關重要。
但是,關於楊子榮的身世,國家有關部門已有定論:楊子榮原名楊宗貴,家鄉在山東牟平。目前,楊宗貴的養子楊克武已獲得國家頒發的英雄烈屬證書。而那位關鍵的證人是否真的存在?若存在,他是否能給楊秀英出證?證據是否真實有效?這些問題均不得而知。
認父事件·疑問
楊文言比『楊子榮』大11歲
為什麼楊子榮被認定為山東牟平人呢?楊秀英認為:『一是山東牟平的楊宗貴與楊子榮十分相像;二是有關資料裡將其說成牟平人;三是當年的調查人員也曾到榮成調查楊子榮身世,但楊秀英及其家人未在榮成。』
為什麼國家有關部門未認定楊秀英是楊子榮的女兒呢?楊秀英稱,他們說主要是歲數不對。有關部門的調查組已經認定,楊子榮應該是1917年出生,犧牲時是31歲。而楊秀英認為楊子榮應該是1906年出生,犧牲時應是42歲。
認父事件·進展
律師正在調查取證
正在調查尋父事件的楊秀英的律師昨日告訴記者,目前還無法確定楊秀英的父親楊文言就是楊子榮,但是,很多證據對楊秀英十分有利。有關證據和資料的搜集正在進行中。
楊秀英所言是否屬實?她所說的楊文言真的是楊子榮嗎?目前的情況是,楊文言和楊宗貴都有其人,而且,國家有關部門已經認定楊宗貴就是楊子榮。但是,楊秀英的律師說,作為公民,楊秀英有權提出自己的主張。
與此同時,記者也將陸續趕赴山東、黑龍江和北京等地,對楊秀英認父事件進行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