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滿洲帝國地圖 |
東北網哈爾濱4月12日電『康德四年七月』印制的《『滿洲帝國』全圖》已於近日現身牡丹江。11日,記者目睹了這張『侵略圖』。為了深入探討這份地圖的背後故事,記者進行了多方的調查走訪。
據了解,牡市郵政局電信工程隊職工溫慶雲是這張全圖的所有者。溫慶雲說,在春節前夕,他去穆棱市興源鎮的親戚家串門。在聊天時,談起了偽滿時期的歷史,這時親戚突然想起來,他在外地打工時,買了一張『特殊』的地圖,就找出這張《『滿洲帝國』全圖》給他看,並把地圖送給了溫慶雲。
記者看到,地圖右上方的『滿洲帝國全圖』六個繁體黑字醒目地映入眼簾。這張保存完好略小於8開紙的地圖呈正方形,因為年代的久遠已有些微微的泛黃,但是紙張還是很挺實,只有兩道輕微的折痕。地圖標注的范圍是現今我國地圖上天津大連以北整個領土范圍。經緯線標注清晰,地名都是繁體黑字,讀的順序是從右至左。右上方『滿洲帝國全圖』的上面還有一行小字——『康德四年七月現在』。地圖右下方標有凡例,其中有日本租界的劃線標示。記者注意到,當時的東北被『滿洲帝國』任意劃分為16個省份。雖然名為『滿洲帝國全圖』,但從地圖的畫面及『國界』和航空路線的指示坐標看,所謂的『全滿洲國』還包括前蘇聯、蒙古、朝鮮以及中國的天津、北京、渤海、黃海和日本海、日本國內等地域。在地圖的『國界』線和前蘇聯境內的地名,分別標有日文。
為了了解這份地圖的印制有何特殊之處,牡市民政局區劃地名辦的工作人員經過仔細研究後對記者說,這份地圖現在已經很少見,很有收藏價值。地圖上經緯網標注清晰明確,是完全按照過去的經緯網投影做的。地圖上繪有淺黃、淺粉、深黃和藍四色,省際區分清晰。
為了探詢地圖背後的歷史,曾就讀過滿洲國高和奉天鐵路學院,親身經歷了偽滿洲國從建立直至滅亡的閆強老人為記者解開了謎團。仔細觀看《『滿洲帝國』全圖》後,閆強老人對記者說,根據他的回憶,偽滿洲國的行政區域應該是劃為14個省,但《『滿洲帝國』全圖》上則顯示了16個省。從標注的偽滿洲國界限來看,當時偽滿洲帝國佔領的不僅僅是東北三省,還包括現在河北和內蒙的一部分。據老人回憶,當時偽牡丹江省的省政府原址就設在現今鐵路醫院。而偽市公署原址則在現在向陽街的八一商場。
後經牡市市志辦研究發現,《『滿洲帝國』全圖》記載的是1932年至1945年的牡市市志。
據了解,地圖標注的『康德四年』就是1937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既想吞並中國,又怕引起國際輿論,為此在1932年3月1日,扶持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執政,建立偽滿洲國,而3月1日就是『滿洲國』的『建國節』。1934年3月1日又將『滿洲國』改為『滿洲帝國』,將『執政』改為『皇帝』,年號『大同』改為『康德』。偽滿洲國沒有絲毫的獨立性,所有政治、經濟、軍事大權都掌握在日本帝國主義手中,這個政權完全受日本關東軍支配。